经世济人|升级签约服务,让家庭医生深入人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21 16:32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8月19日发布的通知,聚焦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感受度若干措施,各地要立足实际,利用多方资源,提升签约服务感受度,用心用情为群众提供可感可及的签约服务。这些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感受度若干措施主要包括:提高签约服务可及性便利性,建立完善下沉医生参与签约服务长效机制,定期推送健康信息,做实预约转诊服务,推进社区签约,提供便利用药服务,优化健康管理服务,支持个性化签约服务,激励签约居民加强健康管理,加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宣传。

近年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从无到有、从点到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拓宽家庭医生来源渠道、转变家庭医生服务方式等新政策、新举措,服务供给能力大幅提升,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显著提升,签约服务内容从单一疾病管理扩展到健康管理、康复护理等全周期服务,服务方式从固定周期签约转向灵活周期,部分地区还探索了“互联网+签约”“家庭医生地图”等创新模式。这些探索为构建家庭医生服务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家庭医生这个“健康守门人”存在的价值。

家庭医生作为居民健康的第一联系人,能够有效整合预防、治疗、康复资源,降低医疗成本,提升健康效益。他们不仅能为家庭和个人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管理,还能优化医疗资源分配、强化疾病预防、提升健康管理水平,并推动分级诊疗制度落实。美中不足的是,在一些地方仍存在“签而不约”等现象。部分居民反映,签约后除了量血压、测血糖等基础服务,难以获得更精准的健康指导;转诊时仍需自行挂号排队,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通道不够畅通,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折射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与群众期待之间还存在差距。

此次“暖心升级”直击痛点,在可及性、便利性、精准性等层面实现突破。通过公布签约机构责任区域清单、开发电子家庭医生地图、探索以家庭为单位签约等举措,让群众“找得到医生、签得了约”;通过建立下沉医生长效机制、完善转诊号源预留制度、优化基层药品配送体系,让优质资源“沉得下去、接得上来”;通过推行个性化服务包、开展健康行为积分激励、提供上门随访服务,让健康管理“看得见效果、感受得到温度”。这些措施对服务流程进行系统性优化,有望显著提升服务能力。

落实升级服务措施,关键要在行动上下真功夫。对此,需要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将医保支付、药品供应、薪酬改革等配套政策同步推进。强化信息技术支撑,打通各级医疗机构数据壁垒,实现健康档案实时共享。此外,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将居民满意度、健康指标改善情况纳入绩效考核。注重培养全科医生队伍,通过职称晋升倾斜、职业发展空间拓展等举措,让更多优秀医生愿意扎根基层。

升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既是回应群众健康需求的具体行动,也是深化医改的必然选择,使之成为居民求医问药和健康管理的首诊、首选。从这个角度看,这次“暖心升级”,升的不仅仅是服务质量,更是群众对基层医疗的信心与期待,有助于让家庭医生成为群众健康“守门人”这一愿景尽早照进现实。

供图/视觉中国

时本

编辑/汪浩舟

相关阅读
10项措施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感受度 六部门发文→
央视新闻 2025-08-19
强调续约率 上海家庭医生工作重点“调车头”
解放日报 2024-10-24
上海分级诊疗新政实施月余:接受社区家庭医生转诊的中老年居民占82%
解放日报 2024-05-28
新疆社区推行家庭医生 打通基层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
中国新闻网 2023-12-16
湖南湘潭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79.63% 民众健康更有“医”靠
中国新闻网 2023-05-27
北青快评 | 家庭医生真正“签而有约”需持续发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19
朝阳区将对“双重点人群”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18
北京朝阳区839个家庭医生团队让居民在家有“医靠”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2-2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