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瑰宝 民族交融画卷|布达拉宫保护见证文化传承之路
新华社 2025-08-19 08:30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时期,由于建筑结构复杂,内部陈设繁多,墙体自下而上呈梯形,测绘难度较大。

在数字建模过程中,布达拉宫每一个木构件、每一面墙体、每一条开关线路,以及佛像、壁画、唐卡等文物的信息都会被录入到电脑中。这些数据不仅能帮助研究人员清晰地了解建筑和文物本体,也可以减少在开展工作中对文物的潜在损害。这是布达拉宫壁画,讲述了文成公主进藏“和亲”的画面(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研究人员想要研究某个壁画,只需要在模型中查看高清图像,无需现场触摸。这样可以降低对文物本体二次伤害的风险。”土登次仁介绍。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古籍修复员次仁央宗(左)与同事对古籍进行除霉(2025年8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布达拉宫是典型的西藏传统土石木结构建筑,受自然环境的影响,长期的风化和地质变化可能会对其稳定性造成威胁。为此,布达拉宫庞大的监测体系中,安装有1000多个传感器,实时监测建筑结构的变化。西藏自治区图书馆副馆长边巴次仁介绍数据库中的藏文古籍(2025年8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旦增尼玛曲珠 摄

沐浴在晨光之中的拉萨布达拉宫(2025年1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旦增尼玛曲珠 摄

布达拉宫贝叶经实验性修复小组实验室工作人员对贝叶进行处理(2025年5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旦增尼玛曲珠 摄

布达拉宫监测中心的工作人员在查看布达拉宫结构健康监测平台(2024年12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布达拉宫监测中心的工作人员旦增旺堆巡查布达拉宫木结构传感器设备(2024年12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编辑/刘忠禹

相关阅读
中华文明瑰宝 民族交融画卷|布达拉宫保护见证文化传承之路
新华社 2025-08-19
“全景看中华文明”系列——以“拼图”方式领略中华文明画卷
人民日报 2025-07-29
守护中华文化瑰宝 用文化传承绘制公益新蓝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6-27
西夏陵,见证中华文明多元融合(考古中国)
人民日报 2025-06-07
以“拼图”方式领略中华文明画卷
人民日报 2025-03-01
让中华文明瑰宝永续留存、泽惠后人
求是网 2024-11-10
聚焦|西藏布达拉宫“甜”墙焕新
新华社 2024-11-01
“瑰宝传承 创新未来”中华文化探源工程启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2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