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管:近期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频发 小心被“御寒神器”给“坑”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2-06 16:03

2月6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市交管局获悉,近期,北京市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多发频发,北京市气象台也已发布大风黄色预警,出行安全风险进一步提升。市公安交管部门结合天气情况发布出行安全提示,请电动自行车骑行人大风天气时尽量选择地铁公交绿色出行。

电动自行车御寒“神器”虽然保暖 但也增加了骑行风险系数

据交管部门介绍,冬春季节天气寒冷,电动自行车驾驶人穿着衣物多,行动力和感知力相对较弱,如果不遵守交通法规骑行,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将大大增加,不仅影响交通秩序,也可能危害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为此,北京交警结合气象部门发布的大风黄色预警,根据北京市冬春季节常见的骑行问题,汇总了一份驾驶电动自行车出行的安全提示,希望大家在享受电动自行车快捷、便利的同时,能够遵守交通法规,确保骑行安全。

交警介绍,低温天气下,驾驶电动自行车出行的市民纷纷准备如挡风被、棉把套、保暖罩等各类“御寒神器”。然而,电动自行车披挂的“御寒神器”,虽能起到一定防寒作用,但由于体积偏大,在大风天气下受力面积变大,不仅操控难度增加,还容易绊住支撑脚,易发生危险。

而棉把套将骑行人双手“束缚”住,骑行过程中一旦遇到突发情况,双手不能快速做出应对反应保护自己,也极容易因误操作导致交通事故发生。另外,一些御寒装备也可能遮挡驾驶人视线,大大增加了骑行的风险系数。

骑行人刹车后脚被挡风被绊住直接摔伤 “御寒神器”怎么选才安全?

据介绍,2月2日13点多,在西二环辅路人民医院东门前,一电动自行车骑行人在刹车后准备停车,不料右脚被挡风被绊住,无法支撑车身,骑车人向右摔倒后受伤。

北京交警提示,天冷骑车出行,御寒装备虽不可少,但是要以不影响骑行安全为前提,选择保暖又安全的方式出行。头部保暖时,骑乘电动自行车均应按规定规范佩戴安全头盔,秋冬季可以选择同时兼顾保暖效果的全盔;手部保暖时,不要使用固定车把套,可以佩戴保暖手套,保证双手活动自由灵活,遇危险可及时采取刹车等措施;上身防风御寒,可选择保暖面料的棉服,谨记正常穿衣,勿将衣服反穿;腿部、膝盖保暖,可选择保暖护膝,不仅防寒还可有效防止膝盖摔伤。特别提醒快递、外卖行业骑行者注意防寒保暖和交通安全,一定要注意控制车速、多留意周围路况,守法出行确保安全。

骑车人为了不挨冻闯灯、逆行 被撞后经抢救无效身亡

据介绍,低温环境下,电动自行车驾驶人的反应力和行动力都会不同程度降低,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骑乘人员更应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不得疏忽大意。然而,部分电动自行车驾驶人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只因天冷不想挨冻而超速行驶,甚至闯灯、逆行,不仅影响了交通秩序,也为交通安全带来隐忧。

2月4日21点多,在顺义区顺平路某路口处,一辆电动自行车由东向南左转弯时抢行,与一辆由西向东正常行驶的小客车发生事故,造成骑车人受伤,后经医院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北京交警提示,驾驶电动自行车,应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不得在人行便道上骑行,不可占用机动车道。通过交叉路口时,应遵守信号灯的指示。另外,驾驶电动自行车需要年满16周岁,不得搭载12周岁以上的人员;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及乘车人,请全程佩戴安全头盔。

另外,北京交管部门再次提示,北京市气象台已发布大风黄色预警,预计6日中午至夜间将有6级偏北风,阵风可达8至9级;7日白天有4级左右偏北风,阵风6至7级。请电动自行车骑行人大风天气时尽量选择地铁公交绿色出行。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浩雄
编辑/李涛
校对/房霞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