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立法推动社保卡一卡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28 07:50

小小一张社保卡,承载诸多民生要事。在昨日(9月27日)召开的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北京市推进京津冀社会保障卡一卡通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表决通过,《规定》推动在京津冀区域内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方面实现跨省通用、一卡多用。

目前,京津冀区域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已达1.16亿人,在本次立法过程中,三地“同一文本、同步审议、同步表决、同步实施”,将有力实现社保卡跨省通用、一卡多用,增进三地民生福祉。近期,本市将全面启动第三代社保卡申领工作。

三地协同立法向民生领域拓展

《规定》共二十六条,明确了京津冀一卡通的工作目标和基本原则、协同工作机制和政府职责分工、应用项目清单和应用场景、服务保障措施等多项内容。

京津冀一卡通是指在京津冀三地行政区域内,以社会保障卡作为载体,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方面实现跨省通用、一卡多用,线上线下场景融合发展。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北京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王荣梅介绍,按照《京津冀人大协同立法规划(2023-2027年)》的安排,三地共同确定将京津冀一卡通立法作为2024年协同立法项目。近日,三地人大常委会相继通过“推进京津冀社会保障卡一卡通规定”,实现了三地法规文本和立法程序的高度协同,是京津冀协同立法向社会民生领域拓展的重要立法项目。

本次立法有何特点?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熊菁华表示,这次立法重点在于解决京津冀一卡通这个专项问题,因此按照“小切口”“小快灵”的立法要求,采用“规定”的立法体例,有几条写几条,做到切实、管用、可操作,并实现三地同一文本、同步审议、同步表决、同步实施。

明确京津冀一卡通具体应用场景

京津冀一卡通怎么用?在哪儿能用?《规定》明确了应用项目清单和应用场景。三地同时规定,共同编制京津冀一卡通应用项目清单并实行动态调整,以方便群众知晓京津冀一卡通的应用事项,也为一卡通的未来发展留有余地。针对群众使用社会保障卡的高频场景,《规定》重点明确京津冀一卡通在人社服务事项、医药机构、交通出行、旅游景区、博物馆、图书馆等方面的具体应用。

例如,《规定》明确,京津冀社会保障卡持卡人可以按照规定,凭社会保障卡在三地办理就业创业、劳动关系、人才人事等人力资源业务,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障业务。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京津冀社会保障卡持卡人,可以持社会保障卡在三地的定点医药机构就医购药,发生的医疗费用可以直接结算。持卡人可持加载交通功能的社会保障卡在三地乘坐常规公共汽车、无轨电车、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工具。持卡人可凭社会保障卡,在纳入应用项目清单的图书馆、博物馆、旅游景区、公园等文化和旅游场所入馆借阅、入馆参观、入园游览。

《规定》还明确,要发挥社会保障卡的身份凭证功能和金融功能,为群众便利使用社会保障卡提供支撑。为鼓励更多应用创新,《规定》提出,要探索开展京津冀一卡通服务管理创新。有关部门应积极推动增加社会保障卡的业务应用功能,推进公共服务事项集成办理。在个人消费、社区服务、单位管理等场景,探索应用社会保障卡,促进社会保障卡跨领域、跨行业集成应用。

推进三地用卡业务互认、数据互通

为更加便利群众使用,《规定》明确,京津冀一卡通应用场所应当考虑老年人、残疾人等社会成员的需求,提供无障碍设施设备和便利服务。国家和本市确定应当使用社会保障卡的领域,不再发放功能重复的民生服务卡(码)。国家另有发卡(码)要求的,按照规定实现融合使用,推动多卡集成、多码融合、一码通用。

在服务保障方面,《规定》还明确,本市与天津市、河北省共同推进京津冀一卡通和京津冀一网通办融合发展,推动电子社会保障卡二维码与政务服务码、其他行业码互通互认。本市与天津市、河北省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全国社会保障卡服务平台,推进省级社会保障卡服务平台对接,完善社会保障卡持卡人信息及业务应用数据库;共同制定京津冀一卡通业务和技术标准,推进京津冀三地用卡业务互认、数据互通。

截至今年8月,京津冀区域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已达1.16亿人,基本实现“人手一卡”,领用电子社会保障卡人数达9293万人,覆盖84.92%的常住人口。三地群众在民生服务尤其是人社服务、就医购药等方面使用社会保障卡的频率极大增加。通过本次立法,将有效提高社会保障卡在京津冀三地使用的便利性,也为群众便利生活提供多一种选择。

延伸

京津冀一卡通应用涵盖30个场景

京津冀一卡通将如何造福三地居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清旺介绍,近年来,市人社局携手津、冀两地人社部门,推动京津冀社保卡“一卡通”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尤其是该卡的应用场景日益丰富。今年5月,三地联合发布了首批京津冀“一卡通”应用场景目录,涵盖了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4大领域30个应用场景。

数据显示,三地已实现25项人社服务事项“一卡通办”、6.4万余家定点医疗机构“一卡通结”、3900多条交通线路“一卡通乘”、193家旅游景区“一卡通游”、23家博物馆“一卡通览”、171家图书馆“一卡通阅”,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居民生活的一卡通生态。

用卡环境也在持续优化。为保证市民用卡体验,本市大力推进全市各领域用卡硬件焕新升级,截至目前,全市社保服务大厅全面更换了三代社保卡读卡机具和自助设备,完成了全市所有定点医药机构、公交地铁用卡机具的更新改造,推动市属公园、首都图书馆等近500台机具优化升级,市民只需携带一张社保卡,即可便捷完成多种身份验证和支付,享受各类民生服务。依托15家合作银行,设立了3516个社保卡服务网点,其中3069个网点实现“即时制卡”;在“京通”小程序、北京人社App等平台,开通社保卡申领、查询等功能,在民生一卡通小程序开设京津冀社保卡“一卡通”网上服务专区,市民用卡更加方便。

三地人大常委会完成协同立法,标志着京津冀社保卡“一卡通”建设全面进入了法治化发展的新阶段。王清旺表示,后续将举办京津冀“社保卡惠民服务季”等活动,广泛开展普法宣传,做好第三代社保卡全面换发工作,提升“一卡通”的社会知晓度、群众感知度。聚焦群众需求,进一步拓展用卡场景,努力在更多民生领域实现“一卡通行”,赋能群众美好生活。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编辑/谭卫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