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正通过影视作品实现文化传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20 21:31

9月20日举行的2024北京文化论坛“文化传播:影视制作与时代表达”平行论坛,汇集了国内外文化影视的精英人才,嘉宾们展开高端对话,碰撞思想火花,共商影视艺术的高质量发展,共促新时代影视的融合传播。

微信图片_20240920203231.jpg

组委会供图

影视作品以思想穿透力赢得国际观众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认为,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大背景下,中华文化正通过影视创作实现文化传播。“从《红高粱》开始到1995年之前,中国电影几乎获得了世界各大主要电影节的大奖,让全世界知道了中国影视创作所达到的艺术高度。2000年之后,《卧虎藏龙》、《英雄》等作品成功进入了国际的主流影视市场。而随后,中国影视行业又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的资金、中国的企业、中国的影视创作者纷纷进入国际主流电影工业产业链条,大量中外合拍作品出现,形成了全球性的流动。目前,中国电影在国内票房占比非常高,在海外还有扩展的机会和空间。”

业内一直流传一个故事,《红高粱》初到海外参加电影节时,因音响出了问题未能播放出声音,但所有观众看后都对影片报以热烈掌声。而海外版《甄嬛传》推广语是“一个不屈的灵魂、一个弱女子,对抗整个大清帝国”这也并非出品方撰写的,而是海外观众自行领悟的。中国原创影视作品,正在以其思想穿透力赢得国际观众,也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微信图片_20240920203305.jpg

组委会供图

作为一位选择在中国生活工作的西方电影制作人、英国导演柯文思从2015年开始向世界介绍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他认为,随着中国伟大复兴进程的深入推进,中国电影在全球舞台上的地位也在日益上升,“无论是以当代生活为主题的电影,还是对中国古代神话和传说的全新阐释,和对科幻宇宙的创新之作,都非常杰出”,他尤其提到了《黑神话:悟空》在国内外引起轰动,“它风靡世界,成为了全球讨论的话题。”

意大利前文化部长马西莫·布雷先生透露,中国高质量的影视作品,如《三体》极大地吸引了意大利观众,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希望中意两国未来在影视制作领域能有更多互动。”

以精品传递中国品格、中国气派、中国风范

影视作品不仅仅是娱乐产品,更是文化载体,是传递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形象重要窗口。导演郑晓龙认为,要创作具有中国品格、中国气派、中国风范的影视精品,“这需要创作者从真实的中国故事出发,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关注作品的价值观,并在创作过程中深刻挖掘人性和时代背景,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真正经得起时间考验,被观众铭记的精品之作。”

1726834981092.png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冯远征认为,电影作为时代镜像,能与观众产生深刻的情感共鸣,“电影《长津湖》展现了中国军人的英勇无畏和对和平的坚守,体现了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的民族精神。《你好,李焕英》用温情而幽默的故事,传递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哪吒之魔童降世》,则以传统神话现代诠释,传递了对自我价值和命运抗争的坚定信念,这些作品让观众在光影的世界里找到共鸣找到力量,找到前行的方向。”

演员于和伟认为,作为文艺工作者要在作品中自觉肩负起表达时代表达的责任,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继续弘扬、不断创新。

而演员张颂文则认为,演员要做好份内的事,去塑造好角色,就是最大的责任。他还勉励中国演员一同努力,加深交流,能够为全球的影视交流奉献自己的力量。

微信图片_20240920203309.jpg

组委会供图

创新是影视行业的不竭动力

冯远征认为,创新是影视行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影视创作者要敢于突破传统框架的束缚,勇于尝试新的叙事手法、技术手段和艺术表现形式。同时还要积极拥抱科技的力量,将VR、AR、AI等前沿科技融入影视创作之中,为观众带来更加沉浸式的体验,推动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增强文化创新的活力。

创新也离不开新鲜血液,北京电影学院院长扈强表示,面对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北京电影学院正加大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力度, “电影拥有一双手臂,一边牵引着艺术,一边牵引着科技,这才能能为观众呈现日益完美的作品,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这两只手臂紧密相握发挥合力。”

微信图片_20240920203301.jpg

法国国际阳光纪录片节主席罗曼·雅诺称赞中国年轻一代电影制作人和创作者吸收了国际视野,但仍能扎根于文化和传统,“我们希望通过促进与国际人才的合作,为中国人才的涌现提供助力。”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肖扬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崔峻
编辑/乔颖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