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上养老护理人才缺口
经济日报 2024-09-04 10:15

近日,全国多地举办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既考核专业技能,也考察爱心耐心,集中展示养老护理员的精湛技能和精神风貌,为银发经济增添了一道道亮丽风景线。

目前,我国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60岁及以上人口接近3亿人,其中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超过4000万人。养老护理业发展空间广、意义大,既是扩大就业容量和激发消费潜能的朝阳产业,也关乎广大老年群体幸福。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持续推出了系列政策举措,对养老护理业发展给予大力支持,成效逐渐显现。同时也要看到,当前该行业还存在一些堵点需要打通。让养老护理更快发展、更有温度,有赖于多方协作、群策群力。

行业发展,离不开专业化人才。相关研究显示,我国对养老护理员的需求规模在600万名以上,但目前从业人员只有50多万名。养老护理人才短缺的状况凸显,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也对从业者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破解这些难题,推进职业教育、开展大规模技能培训、举办职业技能竞赛无疑是重要抓手,发展区域劳务协作、强化激励机制、完善职业标准等也不可或缺。

在这些方面,不少地方进行了有益探索。例如,山东省对设立养老服务专业的院校给予高额补助,全省设立相关专业的院校数量居全国首位;又如,山西省打造“吕梁山护工”劳务品牌,服务范围覆盖10多个省份;再如,上海市近日发布并启用了3个养老从业人员培训标准,聚焦陪诊、安宁疗护和居家护理中的重点难点……这些实践,有助于推动更多高素质人才进入养老护理业,补上行业短板。

值得注意的是,社会上对养老护理业还存有一些偏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行业健康发展。如今养老护理员的薪酬不断提高,对相关从业者来说,除了物质激励外,正向评价同样重要。有调查显示,大部分从业者认为,养老护理工作有获得感,因为老人在自己的照料帮助下感受到了温暖,生活状态变好了,双方也形成了更强的情感联结。不过,仍有不少人觉得养老护理是“脏活儿、累活儿”,因而不愿从事;有些亟需护理的老人担心被人“指指点点”,因而不愿被护理。这就需要进一步健全养老护理人才评价机制,有针对性地加强社会引导。对于养老护理的社会认同度越高,进入这个行业的人才越多,行业发展得越好,受益的老年人及其家庭也就越多。

建立多层次的养老护理服务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补上专业人才短板也要久久为功。接下来,仍需多措并举,通过薪酬激励、制度保障、标准引领、社会认同等方式,进一步夯实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基础。

文/邓浩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