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信表达中提升中华文化能见度
北京日报 2024-08-30 14:15

在国与国的交流中,语言的功能绝不仅仅是表意,它更会成为一个索引,吸引一双双好奇的眼睛去了解和探究更多语言背后的故事。基于文化土壤进行自我表达,是一个强起来的中国必须回答好的时代课题,也将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款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风靡全球。很多人注意到,该游戏的海外版保持了“原汁原味”,对孙悟空、妖怪、金箍棒等名词都没有沿用过去的英文翻译,而是选择了拼音直译。虽说带有一定门槛,但“上头”的外国玩家并未感觉不适,而是纷纷“补课”、不亦乐乎。

从“Monkey King”(猴王)到“Wu Kong”,称呼变化看似不起眼,但辨析起来,其实是个既有意思也有意义的话题。国际社会能否理解中华文化、看懂中国故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翻译水平。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沟通,也是两种文化的交流。倘若忽视了文化意涵,草率硬译,很容易闹笑话,甚至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一个典型案例就是“龙”,很长一段时间都被翻译成“dragon”,以机械对应英语中的龙。但西方之龙兴风作浪、喷火食人,向来被视作邪恶的象征。当我们以“龙的传人”自居时,不了解中华文化的人很可能产生误解。因此,近些年很多场合已将龙改译为“loong”。可见,“咬文嚼字”绝非没事找事,而是建构国家形象该有的审慎之举。

不同文化在词汇语义方面差异甚大。天然存在的语境隔膜,也是跨文化传播的现实阻力。有学者提出“文化折扣”的概念,意指受众在接受异质文化产品时,其兴趣程度、认同程度等都会大打折扣,产品价值也会相应降低。作为跨文化传播的首道门槛,语言是影响文化折扣幅度的关键变量。比如中英文之间,很多名词无法严丝合缝地一一对应。翻译过程中,如果译者凭借深厚的学养和自信的心态,融会贯通、巧妙意译,那在破壁的同时,还可吸引西方受众了解中国文化。反之,如果既没吃透别国文化,也无心为本国文化引流,一味削足适履、被动迎合,等于将中国故事的讲述权拱手他让,也根本无益于彼此理解沟通。

中西方交流互鉴的历史悠久,但近代以来的大量章节,均伴随着“他强我弱”的时代背景。这导致早年间很多西方人看待中国,都抱着居高临下的莫名优越感,也让不少国人习惯了迁就式表达。时移世易,今天的中国以强大且开放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中外交流交融已是日常。硬实力的与日俱增,影响力的水涨船高,正在悄然改变中西方交流的氛围。无论“China Travel(中国游)”火遍全球社交媒体,外国游客自己创作了“city不city”的网络热梗,还是中式英语写满了外国网红的评论区,《牛津英语词典》收录了“add oil”(加油)等数百个“中国制造”,都说明中国的语言文化正为更多外国人感知和接纳。这种变化本质上是一种校正与回归,因为交流双方本属平等关系,语言文化更无高低之分,自信表达,彼此包容,这才是正常的姿态。

诚如观察者所言,语言是最能从深处反映民族精神品格的符号。特别是在国与国的交流中,语言的功能绝不仅仅是表意,它更会成为一个索引,吸引一双双好奇的眼睛去了解和探究更多语言背后的故事。“Wu Kong”响彻全球,绮丽瑰奇的东方神话世界,以及嫉恶如仇、敢于反抗的斗争精神,顺势展现在外国人面前;“Tiangong”“Shenzhou”密集出征,中国航天人的浪漫,以及这个民族“极目楚天,共襄星汉”的梦想,润物无声地走进外国人脑海。一个好故事胜过一打大道理。善于通过大IP引人入胜,了解我们这个民族的思维方式、行为逻辑以及文化涵养,是对外交流中应有的文化自觉。

认识自己、成为自己、表达自己,是一个大国崛起的必经阶段。基于文化土壤进行自我表达,是一个强起来的中国必须回答好的时代课题,也将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放的大门越来越大,我们与外界的交流将越来越频繁、深入。既然“聚光灯”和“麦克风”对准了中国,我们就要拿出舍我其谁的姿态,以我为主地讲好自己的故事。正如外国玩家恶补《西游记》以求玩好《黑神话:悟空》,今天的中国故事足够精彩,又何愁没有积极倾听的耳朵呢?

“我小时候一直想成为热门日本动画片《龙珠Z》中的悟空,学习了《西游记》才发现,悟空(Goku)的原型原来是孙悟空。”一位外国玩家如是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自信表达中提升中华文化的能见度,如孙悟空的成长一样,这场跨文化传播主导权的塑造征途才刚刚开始。

文/崔文佳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中华文化正通过影视作品实现文化传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20
“悟空”再次破石而出 根在文化源于自信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8-22
“Wukong”就足够好听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8-22
“悟空”刷屏是中华文化与世界的一次完美对话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22
发挥独特优势 弘扬中华文化
人民日报 2024-02-25
全球点亮“中国红”尽显中华文化魅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13
读懂浓浓年味中的中华文化自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09
历史|用中国话语阐释丝绸之路历史,构建中华文化自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0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