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推动“京西八大厂”整体复兴
北京日报 2024-08-12 09:28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当前,石景山区正深入实施城市更新和产业转型“两大战略”,推动将新首钢工业遗存保护利用经验转化为标准规范,聚焦导入高精尖产业,带动北重、巴威·北锅和首特钢等老厂区转型升级,加速“京西八大厂”整体复兴。

首钢园北区工业遗址公园内的四高炉正在改造

打造工业遗存可持续利用新亮点

前些天,记者走进首钢园,一座新的高炉改造施工项目现场,工人师傅正在加紧进行内部装修、机电安装、设备调试等最后的收尾工作。这是继三高炉、一高炉后,首钢启动改造的第三座高炉——四高炉。

远远望去,改造项目既保留了高炉这一重要工业遗存本体的结构与外观,又在东侧和北侧新建了与其风貌协调的展览和会议大厅,实现历史与现代、工业风与时尚感的统一。

首建投设计总监于华介绍,四高炉区域将改造成一座兼具会议和展览功能的综合性场馆,地上总建筑面积3.45万平方米。四高炉本体保留,既延续了首钢独特的工业风貌和历史文脉,又有效利用了土地资源和四高炉的高大空间。场馆采用两层结构,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的展览和会议需求,并与周边展馆形成尺度宜人、“平战结合”的展览集群,使四高炉区域成为服务城市会展功能的工业遗存可持续利用的新亮点。

首钢园现存四座炼铁高炉,其中三高炉、一高炉已分别完成改造,成为首发、首秀、首展的高端秀场和SoReal科幻乐园。相比这两座高炉,四高炉的更新改造有何不同?

于华表示,三高炉改造强调历史的厚重感,以弱介入更新,大面积保持工业遗存原貌,实现工业风貌和自然景观和谐统一。一高炉则强调当代时尚感与科技感,保留工业遗存主要轮廓的同时,内部进行较大力度改造加建,结合科技手段营造充满未来感的科技幻境。四高炉强调效率和稳重感,保留最重要的高炉外壳及炉芯,拆除其余附属设施,以释放空间满足城市会议和展览功能的需求。

城市更新产业转型蝶变

四高炉片区即将于今年服贸会期间改造完成实现亮相,届时,首钢园北区城市更新整体风貌将完整呈现。从火到冰、工业锈带变为活力秀场,四高炉的更新改造是首钢园蝶变发展的最新力作,也是代表和缩影。

首建投规划设计师袁芳介绍,近年来,首钢老工业区改造建设坚持走城市更新的新路,避免大拆大建,优先工业遗存存量利用,以传承文化、延续历史记忆、营造首都特色风貌为原则,通过改造提升赋予工业遗存新的生命力。

2010年底,首钢老工业区钢铁业全面停产,首钢组织设计团队对各类工业资源进行了详细调查,从区域层面划分为核心保护区、文化传承区和风貌协调区,提出分区分策的保护策略,延续首钢整体特色风貌。同时建立分级保留目录,确定强制保留、建议保留和重要工业资源、可利用工业资源四类,在城市更新过程中采取不同策略活化利用。这些内容均被纳入首钢园控规,指导园区开发建设,从而最大限度实现了首钢工业风貌传承和文化复兴。

以城市更新活化存量空间的同时,石景山加强与首钢集团协同联动,聚焦“体育+”、“科技+”、会展业,以产业重塑助推区域转型,将首钢园北区打造成为时尚新兴消费基地和科幻产业集聚区。近年来,服贸会、中国科幻大会、西山永定河文化节、滑雪大跳台世界杯等重大活动相继举办,冬奥组委办公区、金安科幻广场、制氧创新工场、六工汇等产业空间投入使用,累计落地企业830余家,首钢园年入园客流量突破千万人次,“工业锈带”加速向“城市秀场”转型。

以首钢引领“京西八大厂”全面复兴

作为“首都钢铁工业的摇篮”,石景山因服务“京西八大厂”而建区并不断发展。以新首钢复兴牵引带动,石景山全力推动“京西八大厂”整体复兴,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高水平建设首都城市西大门。

为此,石景山研究制定了“京西八大厂”产业发展规划和指导意见,建立产业引进和招商工作机制,持续引进培育高精尖产业。同时,探索科技创新政策向“京西八大厂”覆盖,支持重大项目向首钢等已纳入中关村石景山园的厂区优先布局,打造一批集总部办公、研发设计等为一体的创新综合体,发展高端制造业,推动重大高精尖项目落地“京西八大厂”,使老厂房重焕生机。

当前,北重厂积极引入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产业,落地石景山区智能算力中心项目,打造北重科技文化产业园,并与中关村虚拟现实产业园融合发展。北京巴威公司2023年停产后同步启动科技研发中心项目谋划,成为老旧厂房更新改造实施方案联审试点。首特钢园聚焦金融科技等产业,加快项目落地,中国光大银行金融科技中心已投入使用,首特钢大厦处于招商阶段,其他老厂区不断加快导入新兴产业。

编辑/谭卫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