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乌尔善首次澄清传言,就关键问题表态
北京青年报政知见 2024-08-11 21:32

本届奥运,中国健儿在巴黎的精彩竞技让法国和世界观众瞩目。同时,中国元素、中华文化在这个夏天也在法语地区的大银幕上也大放异彩,生动诠释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和巴黎奥运的开幕同步,今年7月,以中国传统神话《封神演义》为蓝本的中国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陆续在法国、比利时、卢森堡和非洲多个法语地区上映,并取得不俗成绩。

央视就此点评称,《封神第一部》是世界级的神话史诗电影,它让全世界的观众可以更深入了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价值选择。

政知君注意到,近日,《封神第一部》的导演乌尔善专门参观由国家民委主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而后接受了中国民族报旗下“道中华”公号专访。

乌尔善坦言,“这次参观,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将为我的电影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新的灵感。”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鲜明提出。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原创性论断,为党在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其中,习近平总书记专门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道中华”报道总结,电影是让世界感悟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中华优秀文化始终是中国电影人的底气所在。梳理此次专访,乌尔善多次提到“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

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变成当代的文化娱乐产品,让年轻人从中汲取力量,是每一个电影人的使命。《封神演义》以“商周易代”为背景,这是中国“大一统”思想孕育的特殊时期。相比正史,《封神演义》更加通俗,是真正的“国民神话”。其中的王道观念、善恶斗争、心灵成长故事,都具有开创性,能流传至今,是因为它拥有穿越时间的价值,蕴藏着中国人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自我寻找。

中华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和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魅力,以其深刻的精神内涵和感染力深入人心,引发不同文化的共鸣。再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电影这个媒介真的太重要了,而且今后会越来越重要。要传承就要先理解,要理解就需要专注和感悟。大银幕电影有一种天然的、独有的凝聚人心的力量,可以吸引个人的注意力,凝聚群体的共情心。我特别珍惜这种力量,也有责任加强自身的学习,更好地利用这种力量去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创作出高质量的作品。

这次专访,乌尔善还首次就早前相关争议进行了回应与澄清,并表明态度。

就演员“和服”着装争议,乌尔善解释说,曾有少数网友质疑妲己的服装是日本“和服”,那其实是唐宋时期流行的“大袖衫”,妲己红色“大袖衫”的创作灵感,来自晚唐时期周昉的名画《簪花仕女图》。因为日本的和服也受到唐代服装影响,所以难免有些网友存在误解。但这正说明中华文化在古代东亚地区浸润之深、流布之广。

就民族称谓问题,乌尔善表示,自己在社交平台的完整表述是:“任何民族都是在历史演进中形成的。”在封神故事中,三千年前的商周时期,还没有当代的民族概念和民族称谓,古代很多民族是以地域和政权名称来命名的。中原王朝的人民曾经自称为商人、周人、秦人、汉人、唐人、宋人,周边不同地区和部族的人,比如鲜卑、契丹来到中原都慢慢融入其中。经过长时间的,包括元朝在内的各个朝代广泛的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壮大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我当时的语言表达可能在学术上不够严谨,在电影上映后的持续研究中,特别是在参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后,我更深刻地理解了这个历史脉络。”

就启用少数民族和外籍演员问题,乌尔善回应称,电影选择演员并不以民族或国籍作为标准。具备专业能力、适合角色、愿意为角色百分百付出,才是第一位。任何民族的演员参与到电影创作中,都是为了一起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故事。“剧组成员来自我国10个民族,在我眼中,包括我自己,我们的身份首先都是中华民族。”

就“团队成员”错误言论问题,乌尔善作了澄清,此前有人自称是我们团队成员,发表了关于民族问题的不当言论。我在此郑重声明,此人只是5年前给我们剧组推荐过两名群众演员,除此之外,再无交集。他并不是我们团队的成员。“我从来都不认同任何伤害民族感情的言论,五十六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都是一家人。”

此外,政知君还注意到,在《封神第一部》中饰演妲己的俄罗斯籍演员娜然也因早前不当言论陷入舆论风波。8月4日,娜然在个人社交媒体账号上表态——

八年前我刚到中国,那时我还是一个什么都不太懂的女孩,不了解中国文化、历史,因此也闹出了一些让大家觉得困惑的事情,很抱歉让大家伤心。来到中国后,我慢慢意识到真的很喜欢中国,喜欢中国的文化历史,喜欢这里的家人们。感谢大家对我的包容和喜爱。

乌尔善也对此做了回应,“娜然本人进行了深刻反思。对于新人,尤其是外籍演员,如果能给他们一个学习、了解、认识中华文化和中国历史的过程,我相信,会有更多的人愿意传播中华文化。”

面对种种争议,乌尔善表示,“有了这些前车之鉴和自我反思,我和团队成员会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努力让大家能从我们的工作和行动中感受到我们的价值追求。对于网上的一些批评和质疑,我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欢迎广大网友继续监督指正。”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岩
编辑/马晓晴

相关阅读
53所高校辅导员齐聚中央民族大学参加培训 助力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20
以体为媒,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24
事关党中央决策!“填补空白”后,国家民委再有新动作
北京青年报政知见 2024-10-15
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历史必然 
人民日报 2024-09-29
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新华社 2024-09-29
5天内,中央有关部门祝贺团赴青海,出席两场重要活动
北京青年报政知见 2024-08-09
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解读 | 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
新华社 2024-07-22
五十六个民族凝聚在一起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