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位于辽东半岛南端,东濒黄海,西临渤海,南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
作为保障辽东半岛至山东半岛间省际海上客运码头和船舶安全运行的主力军,大连市公安局海运分局管辖的大连湾辽渔客运码头,年均进出港旅客80余万人次、车辆30余万台次;10艘大连籍客滚船舶往返于大连至烟台航线和威海航线,年运载旅客150余万人次、车辆50余万台次。船舶乘坐时间长、客流量大,矛盾纠纷时有发生,给船舶海上治理带来新的挑战。
近年来,海运公安分局紧紧围绕“小事不出船、矛盾不上岸、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工作目标,探索出具有区域特色的“海上枫桥经验”。船舶矛盾纠纷大幅降低,治安、刑事案件零发生,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千余件,受到了广大旅客普遍赞誉。
大连市公安局海运分局民警在“吉龙岛”轮上接受乘客咨询
警务模式不断创新
“‘吉龙岛’轮客运服务窗口存在客流积压情况,请在船警力迅速临场查看,备勤警力做好支援准备。”近日,海运公安分局值班民警薛晓楠在指挥中心调取监控视频时发现,“吉龙岛”轮客运大厅大量旅客聚集,立即通过电台进行部署,海运公安分局乘警大队吉龙岛轮乘警中队临场处置,成功化解司乘人员因开具电子发票导致人员聚集的安全隐患。
工作中,乘警中队充分依托指挥中心所具备的指挥调度、情报研判、警务监管等功能,重点分析客流集中地和到达时间段,科学合理调配在船警力,快速进行针对性疏导,辅助全局性决策。
按照打造“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持续深化专业警种建设工作要求,海运公安分局整合了各类信息化数据资源,建设了“一张图”集成管理网格平台。警务功能完备的指挥中心实时掌握船情海况,指导和支撑船舶开展警务工作,并利用大数据对车情、客情、发生的治安、刑事案件、纠纷等警情进行分析研判,为乘警精准开展安保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今年春运期间,大连湾辽渔客运码头单日最高进出站客流达1万人次,车辆4千余台次,海运公安分局依托新型警务模式圆满完成了客流疏导、治安防控、接警处警、服务救助等安保任务,有效维护了大连湾辽渔客运码头区域的治安秩序,保障了旅客平安出行。
警企联动多元解纷
“不麻烦,你们能满意就行。”前不久,海运公安分局乘警大队“吉龙岛”轮乘警中队中队长郭志远将三名纠纷当事人送出“吉龙岛”客轮警务室。经调解,三名当事人握手言和,并对郭志远连连道谢。
“这起纠纷涉及三名当事人,且存在人员受伤,调解起来难度较大。”郭志远回忆说。
原来,事发当日乘客王先生和李女士在“吉龙岛”轮外甲板私自放飞无人机时,由于海面风大导致无人机失控,撞到了在甲板观光的杨女士,造成杨女士后背和胳膊两处受伤。
事后,涉事双方因赔偿问题发生争吵,船舶客运服务人员发现情况后,立刻报告乘警郭志远,郭志远将涉事三方带回警务室,对王某和李某私自放飞无人机进行了批评教育,最终王某和李某向杨女士道歉,双方达成赔偿和解。
工作中,海运公安分局与航企深植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吉龙岛”轮乘警中队与船舶深耕同舟共济思想,构建矛盾纠纷化解联动机制,充分发挥船舶员工“网格员”“信息员”作用,对乘客之间产生的矛盾纠纷早发现、乘警中队第一时间介入处置,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确保船舶矛盾纠纷不出船、不上岸。
警务触角延伸最前
“以前都是乘客报警后,我们将当事人带到警务室,现在不少乘客、船员都能主动上门。”郭志远介绍说,海运公安分局改变在船舶上“隐性办公”的警务室模式,将在专门工作区乘客无法进入的传统船舶警务室,设置在客流量达80%的走廊和大厅附近,最大程度做到面向一线、服务群众,满足乘客各类需求。
前不久,一名孕妇在母亲的搀扶下,走进警务室向民警求助,孕妇称太闷热,有些喘不上气。民警闻讯立即将其带到接待大厅的座椅上休息,并拿来矿泉水、纸巾和扇子。民警姜元介绍:“根据在船舶上多年的救助经验,我们在警务室储备了充足的矿泉水、纸巾、糖果、部分医疗急救用品,还有可以安抚小朋友的玩具。”
实践中,海运公安分局坚持“公安工作就是要做实的事”,“保平安、护发展、优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以来,所管辖船舶治安、刑事案件零发生,矛盾纠纷数量同比减少65%,旅客向航企的投诉率同比下降82%,救助帮扶困难群众上千人次,实现了“小事不出船、矛盾不上岸、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工作目标,打造出警企同心同力的海上治理模式。
文/记者 韩宇
编辑/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