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进度如何?出土文物有多少?“追更”武王墩墓考古发现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4-16 22:54

国家文物局今天(16日)发布“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取得重大进展的项目是位于安徽淮南的武王墩墓考古。初步推断,武王墩墓为战国晚期楚国迁都寿春城之后的楚国“王级墓葬”。

大墓的考古发掘已经进入到椁室

武王墩墓地总面积约150万平方米,相当于大约200个足球场。那么,楚王级大墓究竟是什么样?跟随总台记者去武王墩一号大墓的考古发掘现场看看吧!

总台央视记者艾达:这里就是武王墩一号大墓的考古发掘现场,主墓就像一个倒放的被削掉尖角的四棱锥体。纵深约20米,如果再加上曾经填在墓顶的封土,这座大墓的完整身高就超过10层楼了。在大墓的东侧有一个长达40多米的斜坡墓道,而车马坑,通常都和墓道方向相反,位于这座大墓的西侧。

总台央视记者艾达:现在,大墓的考古发掘已经进入到椁室内部。俯瞰下去,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立体的九宫格,格深约4米;九宫格的四角,是填土,考古人员对其进行了覆盖保护。余下的东西南北中5个,由四棱大木榫卯拼接组成的木椁室。一开始的时候,木椁室的顶部盖了好几层盖板。随着椁盖板的全部揭开,发现东西南北每个侧室又被一分为二,就形成了9室的格局,规格非常高了。到目前为止,考古人员在发掘过程中已经有了很多新发现,面积最大的古代竹席、墨书的文字上千个,还有很多保存完整的种子。

考古进入关键阶段 出土文物已达千余件

此次考古发掘、文物保护与多学科研究同步进行,在大墓四周的侧室,考古队员已经发掘出土了一批重要文物,看看总台央视记者在武王墩墓考古实验室都有哪些发现?

总台央视记者任梅梅:这里是安徽武王墩墓考古实验室,距离发掘现场仅有约两百米,武王墩墓出土的文物都会在第一时间送到这里进行应急处理、专业保护以及多学科的分析和研究工作。我们从现场了解到,从今年3月至今,武王墩墓考古发掘进入关键阶段,陆续出土了青铜器、漆木器等一批重要文物,截至目前,出土文物数量已达上千件。

出土带盖铜鼎 可调温铜钫鉴组合

武王墩考古发掘项目文物保护负责人张治国:这件器物是在东Ⅰ室出的一件鼎,这件鼎在出土的时候它是带着盖子的,我们将它打开之后,里面有一些内容物,可能是当时烹煮时候的残留,我们现在正在取样对它进行一些检测。这个铜鼎当时有绳子,拴在两个鼎耳之间,应该是固定鼎盖的,我们提取到实验室之后,对它表面进行了初步清理,后续在研究过程中可能还会再进行更多的保护修复工作。

记者:另外一件青铜器,看起来像两件,它们是一套吗?

武王墩考古发掘项目文物保护负责人张治国:是一套。下面这个是铜方鉴,它叫鉴,上面是一个钫,是一套的一个组合。鉴,是盛水用的;钫,一般是盛酒或者盛食物用的。盛水的话可以加热,也可以冰镇、放冰块,也可以对里面的酒或者食物进行一个温度的调节,所以当时这是古人的一套铜器组合。

记者:非常有智慧的一个设计是吧?

武王墩考古发掘项目文物保护负责人张治国:是的,这上面的纹饰也是非常精美,现在我们对纹饰也在进行一个更深入地研究。武王墩墓目前共出土铜器5件,下面还有大量的铜器,我们期待有更大尺寸的、更高级别的铜器出土。

楚国考烈王时期产生多个成语故事

我们或许对考烈王本人比较陌生,但围绕着考烈王产生的一系列成语典故一定耳熟能详,比如:毛遂自荐、歃血为盟等等。接下来,就顺着历史时间轴,用成语故事来了解一下这位考烈王,认识这位史书中多次提及过的一代楚王。

“纸上谈兵” 发生在考烈王三年

史书记载,考烈王三年,也就是公元前260年,秦国攻打赵国。秦军与廉颇率领的赵军对峙于长平。廉颇治军严谨,临敌慎重,但赵国孝成王被秦人离间之计所惑,命赵括代替廉颇。赵括熟读兵书但年少气盛,不谙韬略举措冒失,落进秦国的圈套,纸上谈兵的结局,是赵军投降后被秦军全数坑杀。

“毛遂自荐 歃血为盟”发生在考烈王六年

直到考烈王六年,也就是公元前257年,赵国都城邯郸一直处于秦军围攻之下。赵国平原君奉书向魏国国君以及信陵君求救。魏王派军10万救赵,但受秦军恐吓按兵不进。

军情紧急,平原君挑选20个门客,准备突围到楚国去求援。此时有门客毛遂向平原君自荐。抵达楚国都城后,平原君向考烈王直陈利害,考烈王从早晨到中午一直不置可否。于是毛遂提剑上前,以性命要挟,直言楚王不应忘记家国屈辱,使考烈王为之折服,最终以鸡狗马的鲜血宣誓为盟,赵与楚的合纵由此得以缔结。

结盟后,楚国春申君率兵救赵。魏国信陵君窃取虎符后引兵北上。等楚国、魏国援军赶到,秦军迅速撤退。

毛遂自荐、歃血为盟、窃符救赵的背后都有考烈王的身影。

廉颇老矣:考烈王接迎迟暮大将

公元前244年,也就是考烈王十九年,郁郁不得志的廉颇离开赵国投奔魏国,春申君遣密使迎廉颇至楚国,考烈王封其为大将。然而,廉颇年事已高,在楚国为将而无功,死后葬于寿春。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考烈王身后人事变迁

公元前238年,在位二十五年的考烈王病亡。春申君没有听从劝告,反被他人诛杀。在《史记·春申君列传》中,司马迁用“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这八个字,来感叹春申君的临终遭遇。

这些成语典故,围绕考烈王,关联着廉颇、毛遂、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等人。战国时代的风云里,这些历史人物以人生际遇铸就如点点星光般的文化经典,汇进中华文明的江河湖海,润泽后人。

文/记者 白央 艾达 田云华 张昕 任梅梅

编辑/朱葳

相关阅读
两方“金印”确定墓主身份 南京发现三国东吴重臣张昭墓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11-07
西安一考古工地发掘古墓葬3000余座 车马坑30多座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10-18
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已摸清“家底” 总量超2.6万件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8-17
武王墩墓中发现“纱” 考古队用“丝绸”治疗文物的“癌症”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21
楚国版“餐盘”亮相 武王墩考古有这些新发现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21
武王墩出土多件玉器 墓主人为什么会佩戴这些玉器下葬?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19
最大楚墓、3000多件文物……来看安徽淮南武王墩墓考古最新现场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19
除了文物还有动植物遗存 武王墩墓考古最新进展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1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