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入北约,重画欧洲地缘政治格局
向长河
2024-03-17
+ 关注

北约举行瑞典入约仪式

当地时间3月7日,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向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递交了瑞典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的文件。这从法律上意味着瑞典正式成为北约第32个成员国。3月11日,北约在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总部举行了瑞典加入北约仪式。

瑞典加入北约,从战略意义上来说重画了欧洲地缘政治格局——北约的地盘在北欧连成一片,波罗的海成为北约的“内湖”,俄罗斯进一步被孤立、被压缩。

2022年2月乌克兰危机升级后,瑞典和芬兰放弃长期奉行的军事不结盟政策,同年5月同时申请加入北约。从瑞典来说,加入北约意味着放弃长达200多年的中立国政策,其外交与地缘政治的转折意义尤为凸显。

所谓中立国,是指当事国家不加入军事同盟,不主动挑起战争,与别国和平共处,但有自卫权利,在国际事务中不选边站队,相对超脱。全球范围内,最典型的“中立国”代表就是瑞士。自1815年维也纳会议确认瑞士为永久中立国以来,瑞士一直奉行中立政策,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保持中立。在全球范围内,除瑞士外,土库曼斯坦、奥地利、芬兰、瑞典、哥斯达黎加等一些国家奉行或曾经奉行中立的外交政策。

瑞典的中立政策可以追溯到200多年前的拿破仑时期。瑞典最后一次进行的战争是同挪威打的,这场冲突通过1814年8月14日签署的《莫斯条约》而结束。200多年来,瑞典将中立作为和平的保障,中立国政策和和平主义在该国有着深厚的土壤。在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中,尽管瑞典为应对可能遭受的袭击而有巨额军备开支,但仍然拒绝选边站。

不过,瑞典在坚守中立国政策的同时,也有灵活实用的一面,尤其在二战期间扮演“模糊角色”。比如,苏联在1939年企图入侵芬兰时,瑞典表态支持芬兰。瑞典同意德国军队穿越本国领土,同时也执行欢迎犹太人和政治逃亡者的积极政策。这其实同国际公法中有关中立性的条款不一致。

冷战期间,瑞典人认为应当保持中立以保证北欧地区的平衡,坚持自19 世纪初以来一直保持的中立,没有像丹麦和挪威一样加入北约。然而,2022年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瑞典放弃长期奉行的军事不结盟政策,开始申请加入北约。同年7月,北约成员国签署瑞典入约议定书,但按照规程,北约所有成员国必须一致同意才能接纳新成员。在此进程中,瑞典入约遭遇了土耳其与匈牙利两国的“阻击”。

2022年时,土耳其一直不同意瑞典入约,一个重要原因是土耳其认为瑞典对于库尔德武装的支持者“过于仁慈”,而库尔德武装被土耳其视为恐怖组织。瑞典为推动入约进程,不断调整本国反恐政策,包括修改宪法和法律以扩大针对库尔德工人党的反恐合作等,最终满足了土耳其的安全关切。

匈牙利方面开出的条件更多,主要存在三个方面问题:一是瑞典频频通过外交途径批评匈牙利;二是瑞典将发生在境内的焚烧《古兰经》事件称作“言论自由”,这是“以道德优越感掩盖明显的种族主义”;三是瑞典对匈牙利缺乏“尊重”,多年来两国关系一直在恶化。因此,批准瑞典加入北约的相关投票程序始终没有摆上匈牙利国会议程。近两年来,美国及北约盟友加紧施压,敦促匈牙利尽快“放行”。瑞匈双方高层官员互访加强沟通,重建信任。今年2月下旬,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访问布达佩斯。三天后,匈牙利国会以188票赞成、6票反对批准关于瑞典加入北约议定书的议案。

对于瑞典而言,加入北约后,瑞典将受益于该军事联盟的共同防御保证。根据《北大西洋公约》第5条之规定,一旦确认其任一成员受到攻击,则视为针对全体成员之攻击,其他成员需作出即时反应。瑞典加入北约将进一步扩大该组织在地区的军事力量,挤压俄罗斯战略空间,加剧地区阵营对抗。法国《快报》周刊网站认为,瑞典和芬兰的加入重塑了地区版图,北约可将瑞典领土作为后方基地,进一步压缩俄罗斯的操作空间。

对于北约来说,瑞典的加入不仅具有地缘政治意义,也从军事技术上提高了北约整体军事实力。尽管瑞典只有1000万人口,但却发展出一个世界级的现代军工体系。美国《政治报》网站发表题为《瑞典加入北约“并非空手而来”》的文章称,瑞典不仅拥有自主研制的“鹰狮”战斗机、“哥特兰级”潜艇和RBS-15反舰导弹等先进武器装备,还与其他生产商合作生产了德国“豹2”坦克的瑞典版本。

平衡已被打破,俄罗斯不会善罢甘休。作为对北约北扩的回应,俄罗斯总统普京已于2月下旬签署法令,批准重设莫斯科军区和列宁格勒军区,增强俄西北部军事力量,目标就是针对芬兰、瑞典方向。最近,普京还在使用核武器的问题上再度放狠话,也似有项庄舞剑之意味。

文/向长河(国际问题学者)

供图/新华社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