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记忆,每个时代也有带着时间烙印的记忆形式。当今时代,新闻媒体塑造着新的记忆形式,比如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就是媒体塑造的新型记忆形式。只要到了那个时间节点,不管你看不看春晚,都忘不了有这样一档节目吸引着公众的眼球。
除春晚外,一年一度的3·15晚会,也是媒体记忆新形式的典型节目。同样出自央视的手笔,同样具备媒体记忆的功能,3·15晚会因其独特的记忆机制,对我国社会发展具有独特的推动力。
2023年3·15晚会上,央视再次曝光“香精大米”现象,不可注射的美容针、苦情戏局中局等问题也被曝光。时隔一年,被曝光的企业现在怎么样了?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涉事公司有的遭重罚或被吊销执照,有的接到停业通知甚至被注销。
这篇调查报道也提出了一个有趣的媒体哲学问题:电视晚会跟新闻节目有什么不同的媒体功能?
众所周知,新闻素有明日黄花之称,过了保鲜期就可能减损了认知价值。类似聚焦社会问题的非娱乐性晚会节目,除了具备新闻的功能,还应通过集中聚焦某个主题来延长新闻的生命,直至让它成为媒体记忆的新形态。
今年的3·15前夕,媒体通过调查报道回溯往年的同档节目,这样的旧事重提引发了公众的关注,并冲上了热搜榜。舆论的反响表明,一档节目要成为全民关注的媒体记忆,必须有独特的内在机制推动公众和媒体互动。
办好央视3·15晚会这样的节目,既符合媒体的利益,更符合社会的利益。媒体生产的内容要具备记忆功能,需要创新节目的机制,使这样的节目内容能刻入公众的脑海中,由单纯的媒体叙事变成全民性媒体记忆。
电视节目要被纳入“历史档案”,至少需要四重机制来孵化。一档节目要成为全民性媒体记忆,需要有特殊的唤醒机制。媒体提供的新闻事实,除了认知功能外,还在于能够唤醒公众的某种意识。央视3·15晚会唤醒的是公众的质量意识。这样的意识一经形成,凡是遇到有关质量的问题,人们就会不由自主想起这样的节目。
唤醒不是简单的记忆,而是一种创造性的想象。在康德看来,“记忆与纯然再生产的想象力的区别在于它能够自主地再生产昔日的表象”。比如,有网友看到媒体曝光假冒伪劣产品的报道后,想到的是“重新起照,继续坑”。这样的记忆再生产,既是对打假不彻底的担忧,也是对媒体舆论监督的更多期待。
一档节目要成为全民性媒体记忆,需要有可信的预测机制。记忆不同于记诵,媒体也不是教科书,公众重温过去的媒体叙事,目的不在于如数家珍式重复媒体曾经的报道内容,而在于根据媒体叙事的逻辑,推测即将播出的节目内容。
央视3·15晚会已成为媒体曝光假冒伪劣产品的代名词,这样的曝光可以追踪报道,媒体也必然要推出新的曝光对象,不然公众也就失去了兴趣。猜测本年度3·15晚会曝光的商品类型,这是媒体记忆的预测机制在幕后当推手。今年3·15前夕,有网友猜测说,“今年(3·15晚会)咋说得有直播带货、旅游打假的吧”。无论预测是否准确,都对3·15晚会作为媒体记忆起到了强化作用。
一档节目要成为全民性媒体记忆,需要有基本的正义机制。媒体记忆不是社会的负担,而是一种正义的写照。正义意味着惩罚,当公众集体惦记某个问题时,这样的记忆一旦表达出来,舆论场的旧事重提也好,新闻媒体推出类似的报道也罢,引发的舆论关注和社会反响都体现了正义的力量,让缺乏正当性的东西瞬间成为众矢之的。
当代社会发生的有价值的事件,涌现出来的观点,大众传媒成为记忆这些事件和观点的最佳信息载体。它们一旦被报道,就成为无法抹去的“历史档案”。想逃避正义的惩罚,何其难也!有网友记得,“有一年曝光的精装房装修问题,播出当晚就全网删了”。但删得了网上的信息,却无法删掉公众脑海里的记忆,这也是拜媒体记忆的正义机制所赐。
一档节目要成为全民性媒体记忆,需要有普遍的共识机制。笔者认为,“任何共识都需要借助媒体记忆来达成,今天的记忆同样是构成未来舆论共识的基础。”(《多元社会的媒体记忆与舆论共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4年2月版)央视推出3·15晚会节目前,虽然不少人都对假冒伪劣产品叫苦不迭,但多是个人的遭遇,很少晒出来供集体口诛笔伐。3·15晚会塑造了新的舆论共识,对于假冒伪劣产品,公众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时候曝光整顿一下”。这样的诉求成为共识,正是媒体记忆的共识机制孵化的结果。
期待媒体创造出更多富有特色的记忆新形态,让公众从这样的记忆中获益,从而凝聚更多的舆论共识,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文/刘海明(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图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