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有了新仪式,那份喜悦与希冀不变
中国青年报公众号 2024-02-10 11:30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承载着祈福迎新、家国团圆的美好愿景。一代一代的中华儿女以虔诚的礼敬感恩,隆重的年节仪式,在年复一年的岁首相交中镌刻下了独有的春节民俗,逐步形成了春节文化。 2006年,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3年,第78届联合国大会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

春节文化饱含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既体现了对大自然的尊重与敬畏,也凝结着中华儿女的情感寄托、审美意趣、价值追求、身份认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核。

据记载,最早的春节由虞舜兴起,舜继天子位时祭拜天地,遂将这一天当作岁首。夏商周时期,虽春节日期、名称不一致,《尔雅·释天》中说,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但它们都是祭祀诸神与祈求谷物丰收的岁时活动,体现着人们对自然的礼敬。

秦汉以后,春节庆典逐步与社会生活结合,民间将春节视为家庭聚会的好日子,慢慢有了民俗活动。崔寔的《四民月令》记载了东汉时期民间的庆祝活动,家人向家长敬酒致贺、拜贺宗亲乡党等。《荆楚岁时记》完整记述了早起放炮竹,依次拜尊长,饮屠苏酒,挂桃符等民俗。“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进敷于散,服却鬼丸。各进一鸡子。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凡饮酒次第,从小起。”

隋唐宋元明清时期,唐代有了春节“法定假日”,朝廷有大典,民间合家欢庆。北宋则“正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放开赌禁三天让百姓娱乐。清代《即墨县志》已有“元旦五更设燎,祭祀先祖,拜尊长,食水饺,黎明亲友交拜”,这时的春节民俗已有了拜天地、拜祖先、煮饺子等。

辛亥革命后,中国引进了公历体系,1914年正式将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是现代意义上的春节开端。

由此可见,春节文化一直是在历史渐进中不断丰富发展的。不同世代对春节民俗理解基于其特定的物质生活条件有所变化,但新俗与旧俗之中,都寄寓着喜悦与希冀。

新中国成立后,分别规定了公历新年元旦和农历新年春节以及法定假日的放假日期。在“前春晚”时代,春节期间会组织文艺汇演丰富百姓精神生活。比如1956年,《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青年报》等9家媒体举办了联欢会,请来了相声演员侯宝林、郭启儒等表演。

我们熟识的传统民俗也是在渐进发展与革新中形成的。在历史发展中,有些我们认为是传统的民俗,如送灶王爷、置办年货、守岁、拜年、迎财神等,也是年俗创新的结果。老祖宗在发明这些民俗时,在当时也是“时髦icon”。现在,当下年轻人有了一些关于春节的新仪式,比如准备新年主题手机壁纸、拜年表情包、拜年文案等电子过年三件套,观看或组织“村晚”“村超”,收集龙元素IP、潮玩,关注“非遗”“国潮”,尝试“逆向春运”“南北互换游”,等等。这表明,当下年轻人对春节有了更多新的期待。

我们该如何面对旧俗与新俗?细看这些创新,日渐丰富的生活和思想促成了青年重塑春节习俗的动机,而其内核依然是喜悦和期待。新年主题的手机壁纸是他们心中的“年画”,一样传递着迎新纳福的吉祥意味;“村晚”“村超”是对乡土中国的眷恋;“非遗”“国潮”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南北互换游”是走出家门,感受不同文化、地物风貌的青春体验。

我们探究不同的民俗,不同的新年仪式,既是对传统民俗的传承,也是对当代文明的创新。重拾传统民俗可以凝聚亲情,让人们更加珍视团圆时刻。尊重新俗客观发展,体现了对新期待与新诉求的重视,可以塑造新的民俗空间。小明有团聚的灯火,小红有自由的旅行,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长途漫漫,谁知道故事会不会有意外的峰回?这一刻已是你我脚下生活的新起点。万象更新,除夕将近。举杯把盏,旧岁去。山河朗阔,敬此年。共占春风,祝君安。

文/梅潇予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春节的文明底蕴与时代价值
中国青年报 2025-01-26
国家图书馆将开启2025年春节系列活动 线下线上共精彩
中国新闻网 2025-01-19
光明日报刊文:春节的文化内涵与当代意义
光明日报 2025-01-18
金蛇献瑞 书香迎春——国家图书馆开启2025年春节系列活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17
春节申遗成功,让传统文化在传承创新中走向世界
光明网 2024-12-09
春节“申遗”成功后做什么?冯骥才:让这一文化奇葩永久地开放
扬子晚报 2024-12-06
春节申遗成功,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人民日报 2024-12-06
冯骥才:春节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创造
人民日报 2024-12-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