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迈向通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成果展在中关村科学城的中关村展示中心举办,由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以下简称“通研院”)研发的全球首个通用智能人雏形“通通”亮相。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通通”拥有类人价值观,能自主生成任务,具备物理和社会常识,可保障复杂任务高效执行,推理和决策过程透明、可解释。通过“自主学”“他人教”等方式,“通通”可实现技能、知识和价值持续成长,未来有望在教育、康养、智能制造、战略新兴产业等领域应用。
成果展现场,全球首个通用智能人雏形“通通”吸引了大量与会者驻。互动者通过随机改变“通通”的“好奇”“整齐”“干净”等价值倾向,“通通”能够自主完成对环境的探索、收拾房间、擦拭污渍等任务。
比如,当互动者把墙上的相框移位,“通通”会根据自己“爱整齐”的价值观,主动摆正相框位置;对于摆在高处的相框,不需要人类的提示,“通通”会自行在房间内找到凳子,进而踩在凳子上完成相框的摆放;当互动者将牛奶撒在桌子上,“通通”会主动识别互动者的意图,根据“爱干净”的价值观主动寻找毛巾擦拭桌子。
通研院技术人员介绍,“通通”的行为都是来自基于自身价值观和因果关系判断的自主决策,而不是提前设定好的程式化任务。通用智能体要具备像人一样的物理常识和社会常识,拥有“与生俱来”的本能,在价值驱动下,不仅能完成无限任务,还可以自主定义任务——这是通用智能的关键,也是人类自儿童阶段就已完备的。“通通”就是这样一个正在被构建的通用智能体。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本次成果展重点展示了通研院成为独立法人机构两周年以来,在通用人工智能前沿领域实现的技术突破和原创性科研成果。现场,通研院联袂北京大学特别发布了通用人工智能评级标准与测试平台。该测试平台系依据发展心理学和心智理论,参考人类婴幼儿发育的测试标准,基于“能力和价值”UV双空间,在物理逼真测试平台上评测通用人工智能等级,全面考虑了通用人工智能的关键特征。
据悉,本次成果展由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主办,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支持。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斌
编辑/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