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扬帆破浪需风平,策马扬鞭需道阔。2023年双节前夕,信贷、文旅、股市、楼市、民营经济等各行各业,为稳经济保驾护航的利好政策不断出台,确保经济发展行稳致远。金秋双节收获之际,北京青年报梳理近期各种政策和科技发展带来的各类大礼包,推出“双节大礼包”系列报道,详解中国经济为何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为何能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内生能量的底气。
9月29日,中秋国庆黄金周首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旅游业再迎利好。包含加大优质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强入境旅游工作等五大方面30条措施,丰富优质旅游供给,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出入境管理部门将简化邮轮及船员查验手续、中央预算内投资加大对符合要求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支持力度、提供境外卡收单资金结算服务解决境内网络平台不支持海外信用卡支付的问题……“又一波利好来啦!”北京青年报记者梳理发现,国办印发30条措施政策“大礼包” 分别针对当前制约旅游消费、影响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一一进行破解。
5个方面提出30条
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措施
《若干措施》从5个方面提出30条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措施,堪称送给旅游业界的“大礼包”,同时将惠及旅游消费者。
一是,加大优质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实施美好生活度假休闲工程,实施体育旅游精品示范工程,开展乡村旅游提质增效行动,发展生态旅游产品,拓展海洋旅游产品,优化旅游基础设施投入,盘活闲置旅游项目。
二是,激发旅游消费需求,改善旅游消费环境,完善消费惠民政策,调整优化景区管理,完善旅游交通服务,有序发展夜间经济,促进区域合作联动。
三是,加强入境旅游工作,实施入境旅游促进计划,优化签证和通关政策,恢复和增加国际航班,完善入境旅游服务,优化离境退税服务,发挥旅游贸易载体作用。
四是,提升行业综合能力,支持旅游企业发展,加强导游队伍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五是,保障措施方面,要健全旅游工作协调机制,强化政策保障,拓宽融资渠道,加强用地、人才保障,做好旅游安全监管,完善旅游统计制度。
完善入境旅游服务
便利入境游客在境内的日常消费
8月10日,文旅部办公厅发布通知,恢复全国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中国公民赴有关国家和地区(第三批)出境团队旅游和“机票+酒店”业务。韩国、日本、美国、英国、德国、土耳其等热门目的地均在最新名单中。至此,出境跟团游国家和地区由此前的60个扩展至138个。
除了几乎全面放开出境游外,如何完善入境旅游服务?国办印发的30条措施政策中提出,文化和旅游部将推出“你好!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系列活动。加强国际合作,举办系列旅游对话活动、国际性旅游会议等,构建高级别入境旅游推广机制。邀请旅行商等来华参加洽谈、调研、踩线和联合开发线路。加大各类国际旅游展会的参会频次和力度,办好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等国际性文化和旅游推广节庆、展会,提升中国入境旅游影响力。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指导支付服务主体,为入境游客提供多样化支付服务,便利入境游客在境内的日常消费。入境游客可使用支付宝、微信直接绑定境外银行卡,或通过支付宝香港、微信支付香港、港澳版云闪付等13个境外钱包,在境内商户扫码支付。境外银联卡持卡人可直接在境内商户刷卡,或将银联卡绑定至银联境外合作机构钱包,实现在境内银联商户支付。
值得关注的是,为解决多数境内网络平台不支持海外信用卡支付的问题,相关部门将指导银行与支付机构合作,为境外个人在境内电商平台等网站使用境外银行卡支付,提供外卡收单资金结算服务。
国际航班恢复至疫情前的50.5%
民航局将加强与相关国家航权磋商
目前,我国已与除美国、加拿大、法国以外的125个签署航空运输协定国家恢复疫情前双边航权安排适用,中外航空公司恢复或增加航班已无航权障碍。
在恢复和增加国际航班方面近期有哪些举措?国办印发的30条措施政策中提出,民航局、商务部、外交部与航空公司建立对接渠道和机制,引导航空公司满足外交、商务往来需求,提供更好的航空运输保障。其中,民航局将从降低收费、加大时刻供给等方面支持航空公司增加运力投放。
从国际航班实际执行情况看,2023年9月18日至24日实际执行的国际定期客运航班量为3849班(每个往返计为1班),是实施“乙类乙管”前一周(2023年1月2日至1月8日)的近8倍,恢复至疫情前的50.5%;通航国家61个,至英国、意大利、马尔代夫等16个国家的航班量已超过疫情前水平。
中国民航局表示,将进一步结合中外航空公司恢复增加国际客运航班的需求,进行精准施策和重点保障;会同相关部门继续积极推进与重点国家磋商,恢复双边航权安排适用;加强航权资源利用监管,敦促各航空公司提高航权使用效率。中国民航局将根据商务部、外交部、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提出的需求建议,优化与航空公司供需对接机制,及时引导航空公司投入运力,积极恢复国际客运航班。
出入境管理:
简化邮轮及船员查验手续
在优化出入境管理服务方面有哪些政策支持?国办印发的30条措施政策中提出,公安部、国家移民管理局将为扩大对外开放、便利人员往来提供政策支持。一是为入境旅游人员提供口岸签证便利。目前共有71个城市96个口岸签证机关可为国内旅行社组织、接待的外国旅游团办理团体旅游签证。
二是持续优化过境免签政策。目前公安部、国家移民管理局部署18个省23个城市31个口岸,对53个国家人员实施72小时、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为外国人短期过境从事临时商务、会议、旅游等活动提供出行便利。
三是实施区域性入境免签政策。区域性入境免签政策主要是为来华旅游、短期商务的外国人提供入境免签便利,符合条件的外国人无需办理签证,经中国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查验后可在政策许可的对外开放口岸入境。
目前,我国已在上海实施邮轮15天入境免签、在海南实施59国入境免签、在广西桂林实施东盟10国旅游团入境免签、在广东实施港澳地区外国人组团进入珠三角地区和汕头旅游144小时免签政策。
四是进一步简化邮轮及船员查验手续,推行随船查验方式,提高通关效率,助力推动相关旅游、邮轮公司设计推出更多邮轮航线和产品,吸引更多访问港邮轮来华和外籍旅客登陆观光。国家移民管理局方面表示,将统筹研究进一步深化扩大开放的移民出入境管理政策措施,为推动我国旅游业发展提供更多政策支持。
多部门支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助企纾困行动为旅游企业“输血补气”
旅游业涉及领域较多,关联性较强,需要多元化、多渠道资金投入。如何用好各有关渠道财政资金,支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国办印发的30条措施政策中提出,将不断完善支持旅游业发展的财政政策,通过旅游发展基金等,推进“厕所革命”,改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条件,支持举办旅游消费活动,帮助旅游业纾困解难,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发展。
其中,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将继续通过旅游发展基金、中央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补助等资金渠道,支持地方改进旅游公共服务,加强旅游宣传推广。加强与支持文化事业发展的相关资金、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资金渠道的协同配合,加强旅游基础配套,用文化提升旅游品质,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引导社会资金加大旅游业投入,丰富旅游产品供给。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文化和旅游部等相关部门策划实施《“十四五”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截至目前,该项目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69.3亿元,对224个项目进行了补助,对于提升各地旅游接待服务能力起到了较好效果。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统筹中央预算内投资等既有专项资金渠道,支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推进景区提档升级,提升智慧化管理服务水平。下一步,将继续通过实施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加大对符合要求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支持力度。
中国人民银行会同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外汇局等部门着力改善和加强对旅游企业金融服务。截至2023年8月末,旅游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债券融资余额1174亿元,同比增长11.3%。对于旅游企业在开展跨境旅行业务时发生的相关外汇资金收付,可在银行直接办理,银行按照展业原则自主审核。目前,旅游行业恢复势头和发展预期较好,企业自身造血功能也在不断加强。中国人民银行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做好对旅游企业的金融服务工作。
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积极开展助企纾困行动,为企业发展“输血补气”。做好暂退旅行社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政策延续实施工作,推动减税降费等帮扶政策在旅游领域的落实,并支持旅游企业参与政府采购和服务外包。
文化和旅游部将会同相关部门鼓励在依法界定各类景区资源资产产权主体权利和义务的基础上,依托景区项目发行基础设施REITs,形成“储备一批、培育一批、申报一批、发行一批”的梯次推进格局,推进更多符合条件的旅游类基础设施REITs项目发行上市。
如何强化旅游业用地保障?国办印发的30条措施政策中提出,自然资源部将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有关要求,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合理安排旅游项目用地。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对纳入国家重大项目清单以及省级人民政府重大项目清单的旅游项目用地,自然资源部依据清单统一配置计划指标。
自然资源部支持多种方式供应旅游用地。旅游相关建设项目中,土地用途单一且符合法定划拨范围的,可以划拨方式供应。土地用途混合且包括经营性用途的,应当采取招拍挂方式供应。鼓励以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方式供地。基于《产业用地政策实施工作指引(2019年版)》,研究完善旅游产业用地政策,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支持旅游业发展。自然资源部近期印发的《关于开展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在43个城市开展为期4年的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
鼓励打造中小型、主题性、特色类
旅游演艺项目
戏剧节、音乐节、艺术节、动漫节、演唱会、艺术展览、文旅展会……国办印发的30条措施政策中提出,要丰富“音乐+旅游”“演出+旅游”“展览+旅游”“赛事+旅游”等业态。因地制宜培育旅游演艺新业态、新模式、新空间,鼓励打造中小型、主题性、特色类旅游演艺项目。
开展“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文化主题旅游推广活动,依托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名人、典籍等文化资源,设计推出一批中华文化主题旅游线路,培育“读李白 游神州”“长江青春之旅”“北国漫游之旅”等主题旅游线路。
以文化生态为依托,培育建设一批乡村旅游集聚区。开展红色旅游研学活动,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用好红色资源,推出一批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
国家文物局、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开展中国文物主题游径建设,结合游径开展文艺演出、非遗展示、民俗展演、体育赛事等特色活动,推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发展乡村遗产酒店、特色民宿、夜间经济、老字号传统技艺体验等新型业态。
文化和旅游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启动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工作,发挥示范区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及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增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将推国际乡村旅游目的地
合理布局自驾车旅居车停车场等服务设施
国办印发的30条措施政策中还提到将结合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建设经验,推出一批国际乡村旅游目的地。在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期间推出149条“橙黄橘绿 乡村胜景”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举办山河秋韵全国旅游宣传推广活动。
利用城市历史建筑、工业遗产、旧厂房、旧街区、旧仓库等存量空间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促进城市更新和产业升级。扩大城市休闲空间,加强主客共享,丰富文化和旅游休闲活动,打造一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推动旅游度假区提质扩容、高质量发展,提供更高品质的休闲度假产品和服务,着力建设滨海、山林、河湖、温泉、冰雪等多种类型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加强绿道、骑行道、郊野公园、停车设施等微循环休闲设施建设,合理布局自驾车旅居车停车场等服务设施。
合理用海用岛开发“亲海”旅游
全面推进国际邮轮复航
自然资源部指导地方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依法依规保障旅游项目合理用海用岛需求,不断满足公众亲海需要。文化和旅游部将会同交通运输部、体育总局等部门积极指导地方加大海洋文化资源挖掘和转化力度,引导地方因地制宜发展邮轮旅游、海岛度假、海洋运动、休闲渔业等业态,加强旅游与体育休闲、运动赛事融合发展,促进海洋休闲体育消费。
此外,国办印发的30条措施政策中提出,支持地方加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优化邮轮港和游艇码头建设布局,丰富邮轮游艇产品开发,逐步拓展国际邮轮航线,全面推进国际邮轮复航。
持续推出特惠商户折扣、票价优惠等
惠民行动
文化和旅游部将不断改善旅游消费环境,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支持各地加大文体商旅等领域的融合力度,围绕避暑、避寒、亲子、研学、乐园、演出、博物馆、体育、滨海、森林、草原等消费热点,推出系列消费活动。开展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为游客提供更多旅游新场景新产品新玩法。发展沉浸式演艺、沉浸式展览、沉浸式娱乐体验等业态,鼓励沉浸式体验与城市综合体、公共空间、旅游景区等相结合,公布沉浸式文旅新业态示范案例。
实施金融支持文化和旅游消费行动计划。推动中国银联、相关金融机构、支持机构落实2023年“百城百区”金融支持文化和旅游消费行动计划,推出特惠商户折扣、消费满减、积分奖励兑换、票价优惠等惠民行动。
不搞“一刀切”
优化线上、线下购票预约渠道
近年来,知名景点、博物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成为节假日期间的热门目的地,遇到节假日常常一票难求。如何科学设置线上、线下购票预约渠道,避免门票资源浪费?国办印发的30条措施政策中提出,各地景区要不断优化预约措施,实施科学管理,不搞“一刀切”,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不断提升预约便利化水平。要求各地景区保留人工购票窗口,在游客量未达到最大承载量时,提供线下服务。下一步,文旅部将指导各地景区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手段,畅通景区等场所预约渠道,简化预约程序,提高预约操作便捷性。在暑期、国庆节等旅游旺季,通过延长开放时间、增加弹性供给等措施,不断提升旅游便利化服务水平。
对于博物馆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国家文物局持续指导各地博物馆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调整完善门票预约制度,应合理实施预约、限流、错峰机制,结合自身承载能力,调整开放时间,通过分时段预约、退票动态回池、弹性增加预约名额等措施,提升购票预约参观便利化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含信息网络传播权)归属北京青年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蔺丽爽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