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 | 防沉迷系统岂能被“成年人马甲”突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24 16:38

近日,有消费者向上海市消保委反映,其小孩自从暑假后开始沉迷一款叫“蛋仔派对”(网易游戏出品)的手机游戏,虽然游戏全面接入防沉迷,但仍能长时间游戏。上海市消保委查看其防沉迷登记信息(实名登记),发现小朋友偷用了奶奶的身份证来注册账号,以此规避了防沉迷系统。上海市消保委随机选取了市面上几款热门手游:一念逍遥,天天爱消除进行了测试,发现这些手游都只需要输入姓名+身份证号就能通过实名认证,也就是说只要未成年人拿到了长辈的身份信息,都可以绕开防沉迷系统畅玩这些游戏。(8月24日《中国消费者报》)

暑假期间,中小学生等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问题进一步放大,更加突出,有关消费纠纷与投诉也急剧增多。在社交平台、网络论坛上,经常能看到家长发帖吐槽自家孩子沉迷游戏。而很多网络游戏平台的“防沉迷系统”都可能被贪玩的未成年人破解或绕过。对此,严格落实“青少年模式”,无疑既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与严密管教,更需要平台的技术支持和科学监管。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很多网游的“防沉迷系统”“一键禁玩”模式,很容易被青少年破解。其背景是,一些青少年成了网游控、手机控、直播控,甚至一些七八岁的小学生对手机、网络、电脑的熟练程度不亚于成年人。

这一现象背后有家长监护不到位,甚至刻意放纵的原因。如现实中,一些家长忙于工作生活,无暇顾及小孩,特别在暑假期间,家长不可能请假在家全天候管护小孩,这导致小孩沉迷于网游。甚至不乏有家长刻意将手机作为“哄娃神器”交给青少年玩耍,将自己的成年人账号交给小孩使用,或者专门为子女购置手机以“方便学习”。

要知道,在大部分未成年人未办理身份证件,且几乎所有网络平台均限制未成年人注册的情况下,可以说,大多数未成年人无不是在用家长的账号作为马甲来注册网游平台。故此,作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第一责任人和小孩的第一任老师,对于一些自家小孩沉湎网络游戏、短视频平台,家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这其中更有网游平台故意“放水”,放松监管的原因。当前,人脸识别、实名认证、短信通知、关联监护人、限额充值等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任何一个网游平台都有能力做的更好,起码能够有效识别用户的身份。但在吸纳用户、增加活跃度、提高业绩的利益冲动下,很难说一些平台不是刻意留下“后门”,让未成年人“有空可钻”。

在信息时代,使用手机已是大势所趋,总不能苛求父母时时刻刻盯着孩子。拥有强大技术支撑的网络平台不能将责任都推到父母身上,而刻意推卸自己的监管责任。对此,《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2021年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明确所有网络游戏必须接入国家新闻出版署网络游戏防沉迷实名验证系统,用户必须实名注册登录,网络游戏企业不得以任何形式(含游客体验模式)向未实名注册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

在相关规定已经非常明确,在防沉迷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的背景下,一些未成年人仍然可以借用“马甲”绕过监管,值得反思。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父母理当尽到首要的监护责任,多些关心和陪伴,而非任其沉湎于网游,甚至配合其绕过“防沉迷系统”。掌握先进技术的网络平台更应尽到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充分运用人脸识别、实名认证、短信通知、关联监护人、随时启动人脸验证等技术。进而形成合力,营造健康绿色的网络空间,让未成年人不至于“因网废学”。

文/史洪举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北青快评|绕过防沉迷系统岂能成为一门生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23
北青快评 | 全面禁止未成年人玩网游,能让未成年人远离游戏吗?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7
媒体谈防沉迷工作:重要的是提升对网络世界理性认知
工人日报 2023-08-24
媒体:不能放任“人脸代过”对“防沉迷”的突破
工人日报 2023-06-27
北青快评 | 以司法个案威慑推动“防沉迷”机制落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2-25
手机认证账号存“买号玩游戏”链条 专家称或成为未成年人绕过防沉迷“漏洞”
南方都市报 2022-12-26
游戏租号牟利绕过防沉迷系统危害未成年人
工人日报 2022-11-23
寒假是检验“最严防沉迷”的试金石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1-1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