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稳增长政策逐步发力、经济持续复苏的大背景下,二季度以来,有很多行业的景气度获得明显好转。但存量资金博弈背后,市场仍显示出明显的结构性行情。随着越来越多上市公司披露2023年中报业绩,市场资金的目光重归业绩主线。
随着上市公司中报预报陆续披露,公募基金经理也开始根据公司业绩“地图”寻找后市潜力股。多位公募基金经理表示,中报窗口三条线关注业绩改善:出现利润增速拐点的行业、库存阶段可能发生切换行业、中观景气指标回暖行业。
中报业绩预告分化较大
7月15日是A股上半年业绩预告的收官日。就已披露业绩预告的公司来看大多数上半年均交出正增长的成绩单,整体表现较好,但依然呈现出一定分化。
创金合信专精特新基金经理王先伟表示,上半年公司各行业板块的业绩预告分化非常大,从大的方向来说,顺周期的板块业绩比较承压,不管是地产后周期的建材等,还是消费中偏顺地产周期的细分领域,业绩压力都比较大,煤炭等上游资源的业绩也出现较明显的滑坡,这些方向整体还处于盈利周期寻底状态。部分消费龙头仍然显示出了比较强的业绩稳定性。
“另一方面,高科技制造业板块的业绩增长相对比较好,半导体设备、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零部件、专用设备、院内医疗设备等行业板块业绩处于高速增长状态。”王先伟称。
综合业绩预告来看,海富通基金基金经理范庭芳认为,中报行情正在渐入佳境。尽管整体经济面临一定的压力,但细分行业中的龙头公司依然表现出较强韧性,具备逆周期性和抗跌性。
具体而言,范庭芳表示,新能源领域,像储能等正迎来业绩的困境反转,汽车表现也相当强劲;TMT方向相对较弱,处于底部区间位置;可选消费低于预期,特别是偏顺周期品类,这或与上半年经济增长偏缓的表现相一致。
6月底,沪深京三大交易所相继发布了上市A股2023年中报预约披露时间表,A股上市企业“中考成绩单”自7月13日开始陆续亮相,多数中报预约披露时间多集中在8月下旬。
在诺德基金基金经理谢屹看来,目前看披露半年报的公司数量并不多,但从已披露的公司情况来看,他发现有几个特点。一是上半年被资金追捧的TMT等板块业绩其实并没有太大改善,甚至出现下滑的,对于未来盈利的预期主导了此前股价的大幅上涨。未来盈利是否能兑现我们持谨慎态度,对其股价我们也持相同观点,当前股价可能已透支了相当长时间的未来增长。其次,估值已被压制在低位,部分盈利预期极端负面的行业,尤其是可选消费中的部分标的,比如免税,服饰等都展现出了较好的韧性,增速依然在恢复的过程中,目前来看其性价比还是较高的。
三条主线掘金中报行情
进入中报季,市场对于中报业绩的关注度提升,基金经理也开始掘金中报投资主线。
中报披露临近,前期涨幅过大的品种面临业绩成长性的验证,给当前的估值带来压力。不过,在缺乏整体性行情的情况下,仍然可以通过抓住行业盈利持续复苏、困境反转、政策支持预期等主线机会博取超额收益。
华南一位公募基金经理建议关注中报业绩高增和有望出现拐点的领域。他分析认为电子和部分顺周期行业景气指标触底或小幅回暖,某些细分领域可能在中报或者三季报迎来业绩拐点。
另一位基金经理表示,市场目光在中报窗口将回归基本面投资。他建议三条线关注业绩改善:出现利润增速拐点的行业、库存阶段可能发生切换行业、中观景气指标回暖行业。“TMT、汽车链、地产链下游、光伏7月业绩关注度最高,医药、光伏、公用事业同样会受到市场关注,但关注度依次降低。”
“短期即将进入中报披露期,可关注近1 个月业绩预期调增,且业绩增速相对较高的行业进行防御,主要有美容护理、公用事业、国防军工、社会服务和家用电器行业。”他进一步表示。
范庭芳对记者表示,随着上半年业绩表现逐渐显现,市场风格或逐渐会向业绩方面转变。作为公募投研人员,他会结合多个指标来捕捉超预期标的的机会。“我们会通过详尽的产业链调研,对不同行业、不同公司的多个维度数据进行详细比较和分析,包括同比、环比数据等,同时也会重点关注龙头公司的表现。”
王先伟则直言,中报投资线索分两种,一些是出现拐点类型的,虽然当前业绩数据不太好但出现明显的基本面数据拐点预期,这种需要重视。还有一些基本面过去几个季度较好,中报还在持续向好的公司,这种公司很可能走出更持久的行情。我们比较关注的是公司财务数据背后的实际产业逻辑变化,进而预判公司未来业绩情况。
“我们会结合绝对和相对两部分来进行考量。”谢屹表示,“首先是实际增长和预期之间的差距。比如我们会关注前期市场预期增速较低,但实际增速超过预期的公司。其次,公司的绝对增长必须达到我们的最低要求,如果增长逐渐消失,那么我们也会考虑更换标的。然后是估值,由于上半年行业分化,估值呈现出极端的差异。对于估值较为“离谱”的公司我们会选择坚决卖出,并且会将仓位调整到估值有吸引力的公司上去。”
平安基金基金经理翟森介绍,在半年报中他重点关注企业经营的拐点,盈利趋势变化,营收利润趋势变化等指标。同时对于新兴行业来说,新业务板块的布局,第二增长曲线的储备等等都是他研究的重要方向。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翟森同时强调,他更多把研究重点放在产业趋势以及企业基本面的变化上。“在平时的研究工作中,我们也会对基本面趋势做一些预判。中报对我们来说更多是对研究工作的一些检验。我们希望透过企业中报来支撑我们对科技创业产业趋势的判断。”他说道。
警惕中报业绩“地雷阵”
需要注意的是,中报业绩炒作容易受到短期情绪的影响,在参与时应当注意风险,并充分了解企业的基本面情况和盈利能力,避免盲目跟风。
谈及中报风险,王先伟称,中报风险主要是之前业绩预期较高的板块出现低预期的数据,显示基本面出现一些恶化的产业趋势。中报季规避风险的办法是深入的产业调研,对行业景气度的提前判断,以规避一些行业和公司业绩低于预期的风险。
范庭芳认为需要关注上市公司中报业绩与预期不匹配的风险,同时还要警惕上市公司踏空风险,关注二季度环比改善趋势。对于风险的规避,我们认为要实时准确把握市场预期,不仅需要关注公司的业绩和财务指标,还要深入研究其发展前景是否具有持续性,进行更为详尽的产业调研,从而更好地应对和规避中报季风险。
“我们觉得盈利层面的风险可能主要存在于部分周期性行业,因为本轮复苏的节奏相对较慢,对于这类行业原先市场预期的增长提速并没有出现,这虽然是一个风险,但不会是“颠覆性”的风险。我们相信,只要企业足够优秀,其后续的增速是会跟上的,这其中也包括了可选消费,以及工业制造类的企业。”谢屹谈到。
他同时提醒道,另一个风险是估值风险。在业绩报告之前,市场对企业的盈利有很大的想象空间。但企业一旦公布了盈利数据,其预期就需要被现实修正,过高的估值也会被下修,这种风险可能比复苏节奏的风险更大。因为前期股价如果蕴含了非常高的预期并开始调整,那么较有可能会出现较大的永久性亏损,这时就会需要很多年的盈利增长才能被弥补。
编辑/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