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在线上寻求健康咨询问诊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然而,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互联网健康咨询问诊服务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部分回复过于随意、内容包含虚假信息、冒用他人身份提供健康咨询、打着“健康科普”的名义进行广告宣传等现象。此外,医生误诊、先药后方、AI开处方药、泄露患者个人信息等问题也屡见不鲜。(6月7日《法治日报》)
导致网上健康咨询问诊乱象丛生的原因有多种,比如从业人员资质不全、监管措施还不够完善、网络的隐匿性很强导致监管不到位、供需双方相隔遥远难以维权等。但最根本的一个原因是,相似服务的界线不清、诊疗的次序颠倒,导致服务失范。并且,概念相似、界线模糊、次序混乱等,会把人搞得蒙头转向,更加难以辨识和应对。从界线与次序入手,才能更好地避开网上健康咨询问诊的种种陷阱。
先说界线。互联网问诊和互联网健康咨询有明显区别,问诊属于诊疗的范围,在互联网上从事医疗诊疗服务,需要从业人员具备医学资质,且平台还要报请相关机构进行严格审批,但健康咨询属于社会服务,没有质量方面的明确要求,以健康咨询的名义进行互联网问诊,属于违规操作。两者界线不清,导致互联网健康咨询平台越界干互联网问诊的事,如此就会充满乱象和风险。
再说次序。药是为医服务的,医在先,药在后,没有医就没有药,可以无药但不能无医,才是看病的正确次序,不经诊疗就开药,和不经诊疗就做手术一样危险。但在网上,无医先开药,为了能够售出处方药而随意开具或虚构处方,以及处方药不限量还搞搭配促销等,并不少见,这也导致药不对症、过度用药等现象。
坚守界线与次序,可让监管做到有的放矢、思想清晰、有章可循。普通民众知晓界了界线和次序,就能知道相关服务平台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也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越界诊疗和颠倒诊疗次序带来的巨大风险与危害,从而以更加理性的心态参与网上健康咨询和诊疗,并让群众监督更加精确有力,倒逼相关平台谨慎而为。
互联网诊疗方兴未艾,前景十分广阔,有望变成民众求医问药的主渠道。并且,互联网诊疗需要网上健康咨询等服务作为补充,尽管这些服务并非医疗专业诊疗,但“外围助攻”作用不容低估。规范互联网诊疗,应该将相似的服务也一同规范,如此才能避免出现浑水摸鱼等现象,与健康相关的线上服务做到界线分明,诊疗次序也能确保正确,才能为民众提供安全优质的线上诊疗与咨询服务。
文/秋实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