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基金经理
上海证券报 2023-05-08 10:56

产生“看不见”的基金经理这一现象,原因有三:第一,一些人可能因合规层面的规定无法被登记为基金经理,需要合作的私募找另一位基金经理“挂名”;第二,小私募为快速扩张规模,找到相对有名气的基金经理合作;第三,部分量化私募在引进人才的过程中,为规避不确定性,会将相关人员先行放置在关联公司,尽可能隐藏其个人信息。

对规模的渴望,正让一些私募走向“危险的边缘”。

近日,深圳一家量化私募与其投资经理之间的纠纷引发市场关注。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获悉,在加入上述私募后近一年时间里,该投资经理独立管理的产品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下称“中基协”)备案的基金经理并非本人。

业内人士透露,此类“看不见”的基金经理并非个别现象。为了快速提升规模,部分私募会为自带流量的基金经理提供“挂职平台”甚至“挂职基金经理”。另外,部分量化私募还会将核心人才“隐藏”在关联的科技公司,以免核心人员动荡引发资金退出。

上述操作看似规模驱动下私募的“小技巧”,但问题随之而来:基金经理一旦与私募发生分歧,谁为产品的后续运作负责?私募产品如果由“隐形基金经理”运作,风控又如何保障?

分歧之下:投资人利益受损

今年3月,深圳某量化私募的一纸公告,将其与公司原投资经理邢准(化名)的纠纷曝光在大众视野中,所暴露的“挂职”行为和通道模式值得深究。

据邢准透露,其拥有自己的科技公司及量化策略,为拥有公开业绩以实现创办私募的想法,他选择加入深圳的一家量化私募积累业绩,2021年11月双方签订劳动合同。

不过,邢准所负责的策略及投研团队均是自负盈亏、独立运作,办公地点与该私募相隔甚远。据邢准透露,签订劳动合同只是权宜之计,是为了在程序上保持合规。

邢准与该私募签订劳动合同后,该私募称由于邢准在其他私募持有一定股份,因此负责产品的基金经理须暂时由公司另一位基金经理挂名,直至2022年8月才将基金经理变更为邢准。

因此,在邢准加入该私募的近一年时间中,他虽然独立管理基金产品,但在中基协和公开披露信息中,他几乎处于“隐身状态”。与此同时,邢准管理的产品在中基协备案时间为2021年10月,也就是说,在邢准与该量化私募签订劳动合同之前,该产品便已成立并备案。

除了基金经理“隐身”,双方的纠纷还暴露了另一种灰色操作。

该私募向记者透露,邢准为了帮助其朋友陈某的平台型私募“冲规模”,希望把后续部分客户募集资金引导进入陈某实控的私募,从而获取更高的业绩报酬分成比例。“2022年12月前后,诸多市场合作伙伴向我司反映,邢准配合陈某在业内进行路演宣传。”

从表面合规和投资者利益角度看,上述深圳量化私募与邢准的操作似乎只是各取所需,但伴随着双方在业绩报酬分配、兼职等问题上冲突加剧,风险随之显现。

邢准坦言:“今年3月3日,该私募突然发布了解聘我的公告,并称产品更换基金经理,我们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失去了产品交易权限。这意味着,如果公司贸然平仓极可能造成客户的损失,甚至扰动市场。由于我管理的产品业绩报酬提取比例是浮动的,该私募要求客户尽快赎回,提高了投资人的后端成本。”

据邢准透露,在该私募发布公告后的3天内,几乎所有客户都赎回了持有的产品。

人才“隐身”:谁为产品负责?

记者采访获悉,邢准这种“看不见”的基金经理或核心策略人才大有人在。对比中基协和天眼查公示信息可以发现,多家私募的从业人数和参保人数差距较大。

沪上一家小型私募人士透露:“产生‘看不见’的基金经理这一现象,有三方面原因:第一,近年来,随着私募准入门槛不断提升,部分基金经理会选择在私募平台‘挂职’,借助私募牌照发行产品,独立运行策略,但一些人可能因合规层面的规定无法被登记为产品的基金经理,这就需要合作私募找公司另一位基金经理‘挂名’,并约定好分成比例,待入职后变更即可;第二,小私募为快速扩张规模,找到相对有名气的基金经理合作,即小私募成立新产品,产品资产全部投入到知名基金经理管理的私募产品中,如此一来基金经理可以多一份收入,私募也能达成目的,可谓‘双赢’;第三,部分量化私募在引进人才的过程中,为规避不确定性,会将相关人员先行放置在关联公司,尽可能隐藏其个人信息。”

不过,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所谓管理人和基金经理的“双赢”其实暗藏风险。

首先,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内部控制指引》,私募机构的内部控制应当覆盖各项业务、各个部门和各级人员,并涵盖资金募集、投资研究、投资运作、运营保障和信息披露等主要环节,基金经理“挂职”会导致一部分业务脱离私募机构的内部控制。

据深圳一位私募人士透露,如果基金经理独立运作策略模型,量化私募很难干预其模型运作,风险控制更是难以入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投资人承受的风险。以邢准为例,其带领的团队隶属于科技公司,不受私募机构管理,甚至不会出现在中基协的从业人员名单中,相关人员的一些道德风险难以防范。

其次,对于一家私募管理人来说,如果借用其他私募基金经理的名气来扩张规模,一旦该基金经理出现合规风险或策略失效,谁来为产品的后续运作或净值修复负责?投资人该赎回还是继续持有产品?这些都是棘手的问题。

再其次,“看不见”的基金经理还可能引发纠纷,加剧投资人的担忧情绪,并对私募品牌造成影响。

长跑之道:规模不是私募的全部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产生“看不见”的基金经理这一问题,主要是因为私募抵挡不住规模诱惑,但从中长期来看,规模并不是私募的全部,以投资人利益为先,方是长跑之道。

从公开资料来看,部分私募因过度追求规模遭到反噬。例如,过去两年,部分千亿级量化私募因过度追逐业绩和规模,在市场风格切换中出现较大回撤,并遭遇大批赎回;曾经的股票策略私募冠军蓝海韬略更是因操纵市场行为、内幕交易等被监管处罚,并被中基协注销。

“对私募而言,规模很重要,但不是全部。”一家老牌私募人士表示,私募确实需要一定的规模体量来支撑公司运营成本,并留住核心优秀人才,但用开展通道业务、接受基金经理“挂职”等方式扩张规模,属于本末倒置,一旦风险暴露,会对投资人和公司发展造成较大伤害,往往得不偿失。中长期来看,以投资人利益为先,严守合规底线,方能行稳致远。

值得注意的是,过度追求规模的“前车之鉴”,已经让不少私募开始理性看待规模扩张。

今年4月,百亿级私募望正资产发布公告称,为维护基金投资者利益,保持基金平稳运作,有效提升投资者体验,公司决定于4月7日起暂停旗下存续私募基金产品对新客户的申购开放。2022年8月,睿扬投资发布《关于睿扬投资王世超先生管理产品暂停申购的公告》称,稍作停留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以前觉得规模大是实力的象征,大型私募很受欢迎,大家削尖了脑袋往里挤。但在行业逐步走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规模大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如果没有在投研团队、风控合规体系及人才机制层面做好准备,那么扩张规模反而容易伤害更多投资人。”某中型私募创始人表示。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2023年私募基金十大新闻
中国基金报 2023-12-24
公募持续加码量化业务 量化基金经理成“香饽饽”
中国证券报 2023-12-18
“看不见”的基金资产
上海证券报 2023-07-31
部分基金经理身兼多职 绩优方能“双肩挑”
中国证券报 2023-07-29
“看不见”的退市股
上海证券报 2023-07-10
“保本基金”真能保本? 谨防风险缓冲类产品“看不见”的风险
上海证券报 2023-06-03
私募宣布AI独立管理产品 基金经理无用武之地了?
中国证券网 2023-06-02
发力布局公募业务 券商资管频繁挖角基金经理
中国基金报 2022-05-1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