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上眼睛,头微微向上抬起,认认真真倾听”……对视障朋友来说,“看”电影这一遥不可及的“奢望”,正在走进现实生活。在电影对白和音响的间隙,插入对于电影画面的讲述,描绘画面内容及其背后的情感与意义,这种“无障碍电影”为视障人士呈现一场“视”听盛宴,让他们得以和普通人一样在光与影的世界随心翱翔。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视障人士正在观影。图片来源:新京报
“用声音传递色彩,用聆听感知艺术。”“光明影院”是我国首个以高校师生为志愿者主体的无障碍电影公益项目。从2017年底创立以来,先后有500多名师生志愿者加入该项目,制作完成了500多部无障碍电影和46集无障碍电视剧《老酒馆》。截至目前,“光明影院”在全国31个省区市进行公益放映和推广,将无障碍影视产品送到各地2244所特殊教育学校。因为“光明影院”,许多视障人士欣赏到了人生第一场电影,领略到了光影世界的无穷魅力。
研究显示,普通人获取的信息大约80%以上源于视觉。电影被称为“光影盛宴”,而失去视觉,意味着一切源于光影的情节、美感和想象力,还有光影里那个辽阔而灿烂的世界,统统归于混沌。为视障朋友搭建一条通往心灵的“文化盲道”,这是“光明影院”诞生之初确立的目标。为此,志愿者们一直致力于制作出让视障人士“看”得明白并吸引他们走进电影院的无障碍电影。分析剧情、精心撰稿、娓娓道来,一部部无障碍电影就这样通过声音走进了视障人群的世界。
让更多视障人士感受电影之美,并非易事。从选片、写稿,到录音、剪辑、混音……一部无障碍电影的制作几乎是二次创作。可以说,每一次观影的背后,都凝结着数不尽的坚持与付出。对于“光明影院”的志愿者来说,制作一部无障碍电影,至少要按3000次暂停键,一部电影看30遍以上、一个镜头看100遍以上都是常事;两个小时的电影,讲述稿长达2万多字,前后需花费1个多月时间制作;每次放映活动前,还要制定周密的工作流程,进行一遍又一遍的演练,以确保视障朋友的安全……正是这样不辞辛苦的付出,让越来越多视障人士拥有了享受优秀文化成果、参与社会文化生活的机会,让他们“看”到了五彩斑斓的世界,也感受到了来自全社会的关心关爱。
“光明影院”的寓意,是帮助视障人士寻找光明、获得希望。5年多来,通过“光明影院”项目,不仅志愿者们为视障朋友投来“一束光”,视障朋友也在为志愿者们带来温暖。在制作无障碍电影过程中,志愿者们克服一个个技术难题,努力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而在与视障人士近距离接触中,志愿者们也感受到了逆境中自强不息的精神,收获了向上向善的力量。如今,这项改善视障朋友生活品质的事业,有了越来越多的志同道合者。从各大电影节设立固定公益放映单元,到网络视听平台为“光明影院”开启线上传播模式,越来越多力量汇聚到一起,一定能让更多视障朋友在光影里“看”见世界,我们的社会也将在这种善意的传递中正能量充盈。
对残障群体的关爱,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近些年来,大街上的盲道越来越便利,公共场所的无障碍电梯、卫生间等日益普及,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等的无障碍功能不断完善,无障碍书店使视障人士尽享阅读的美好……无障碍设施和服务不断优化升级,让残障人士“有爱无碍”,不仅享受到更便利的生活,也拥有了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基础设施的完善、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我们一定能建设一个对残障人士更包容、更友好、更便捷的世界,让他们更好融入社会生活,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同在蓝天下,携手向未来。除了“看懂”电影,如今残障人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日益多样。希望越来越多像“光明影院”志愿者们一样的爱心人士持续发力,不断为无障碍事业发展贡献力量,帮助更多残障人士享受平等权益,让他们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这正是:心向光明,有爱无碍。
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