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伴随全球股市从去年低点持续反弹,市场期待全球首次公开募股(IPO)活动也能随之复苏。但银行业动荡和经济衰退风险再度给全球IPO市场带来了麻烦,使其陷入低迷,很多有新股发行计划的企业继续暂缓IPO计划,转而选择存量发行和可转债发行。
全球IPO融资额创三年新低
根据彭博汇编的数据,截至3月24日,全球企业今年通过IPO筹集了197亿美元,同比下降了70%,并创下201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其中,IPO融资规模跌幅最大的是美国,仅筹集了32亿美元。
去年,高通胀和全球央行同步大幅加息削弱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2023年初,受中国退出疫情清零政策和市场预期美联储等全球主要央行将暂缓加息的乐观情绪推动,全球股市强劲反弹,投资者一度预期IPO市场能随之解冻。然而,美国数家小银行倒闭或面临流动性危机,甚至连属于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的瑞信集团也陷入困境,增加了利率前景的不确定性,因为美联储一方面仍需努力遏制通胀,另一方面又试图避免带来更多动荡。
花旗集团的股权资本市场亚太区联席主管富塔多(Udhay Furtado)称:“利率前景仍然是IPO市场复苏面临的首要问题,大家需要弄清楚全球央行的货币紧缩政策会持续多长时间,或会否改变政策方向以及以何种速度,以此来确定IPO窗口何时可能重新开放。”眼下,他认为,这一窗口期似乎又要推后了。
分析师还指出,IPO市场难以复苏的另一个原因在于,企业能安心推进IPO发行计划所需的市场稳定性一直非常缺乏,在硅谷银行和其他美国地区银行倒闭后,备受关注的波动率指标在3月一度飙升至20以上。有迹象表明,银行业的问题正在对公司的IPO计划产生影响。
但巴克莱银行的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股权资本市场主管贾米森(Lawrence Jamieson)对IPO市场的复苏仍存信心。“我们对IPO发行活动的前景保持谨慎乐观。始于硅谷银行倒闭的欧美银行危机似乎更像是信心冲击,而不是信贷冲击。我们在过去几天看到的情况是,市场正在想办法应对出现的各种尾部风险。”他称,“如果波动性稍后能持续减弱,正常的股权资本市场活动最早可能在下周就能恢复。”
暂缓IPO计划,推行存量发行
不论如何,在市场动荡下,不少公司仍选择推迟IPO发行计划,并转而选择其他方式融资。
据外媒报道,由于投资者对全球银行体系健康状况的担忧,由私募股权支持的德国奥尔登堡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Oldenburgische Landesbank AG)暂停了原定最早于5月推行的IPO。
资管机构Ninety One的全球可持续股票投资组合经理尼温(Stephanie Niven)称:“今年稍晚会发生什么仍然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我认为这真的让投资者非常紧张。”他并称,对于我们来说,“眼下也不是一个把资金投入我们不了解的业务中的合适时机”。
在IPO市场仍难复苏的同时,股权资本市场上的存量发行(secondary offerings)规模却大幅提升。存量发行指公司发行上市的股票不是新增发的股票,而是原股东把持有的股份出售给投资者,公司的股本总额并不发生变化。彭博的数据显示,存量发行规模今年至今已达到760亿美元,同比增长48%。其中包括日本邮政银行的大宗交易,该交易可能筹集高达1.3万亿日元(99亿美元)的资金,为近两年来最大的此类交易。
分析师称,存量交易受欢迎是因为在经历了年初的股市反弹后,不论是股东还是公司自身都选择迅速抛售股票来获利了结,并在利率仍在上升的环境中获得更多资金。同时,债务融资成本的上升也意味着一些公司一直在解除交叉持股,以腾出资金用于偿还此前的债务,或用于其他融资需求。
墨西哥芬莎饮料公司(Fomento Economico Mexicano)于2月就其持有的喜力部分股份发起了37亿欧元(40亿美元)的股票出售,为2004年以来欧洲、中东和非洲最大规模的此类交易。其他大规模类似交易包括禁售期结束后,黑石、汤森路透及其他投资者抛售了约20亿英镑(24亿美元)的伦敦证券交易所股票。
一些公司还转向了可转换债券市场进行融资,因为这些证券实际上还带有看涨期权属性,发行可转债能令它们以更低的成本融资。彭博汇编的数据显示,今年至今,全球通过可转债发售已筹集了约64亿美元。发行可转债的公司包括德国食品递送公司delivery Hero、中国视频平台公司爱奇艺和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Rivian Automotive等。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