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后疫情时代之后,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也是外界关注的焦点。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北京青年报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她对“后疫情时代”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谈了自身的想法和建议。
北青报:目前已经进入到了后疫情时代。目前的公共卫生体系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弊端?
李燕:随着我国新冠疫情的全面放开,大波人群“阳康”后心态逐渐趋于平缓,但我国仍面临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全球新冠疫情仍处于大流行状态,新发突发传染病风险持续存在,一些已经控制或消除的传染病还会面临再次流行的风险。
我们看到,在疫情初期“暴发”模式和后期多地同时疫情散发的情况下,临床资源、人才梯队、救治能力、医疗物资等方面的问题渐渐凸显出来。
基层公共卫生救治能力的不匹配,造成大型医院医疗资源挤兑,应急状态下跨区域协调人员、救治场所和医疗物资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但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角度看来,绝非长远之策。
药品和疫苗是国家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一环,没有充分的应急药品供应、传统药物研发模式不足以满足广大患者用药需求等难题,给常态化防控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目前疾病预防控制、临床救治和疫苗药物应急研发之间的协同配合不到位,疫苗药物应急研发尚未形成有效机制,这就需要我们有意识、有决心地去创新融合治理模式,发挥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推进公共卫生领域的资源和信息整合共享。
北青报:您有什么建议?
李燕:建议建设直达基层的多级公共卫生体系,优化完善部际应急协同机制,加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建设等。
北青报:如何直达基层?
李燕:从国家层面统筹规划,进一步加强建设覆盖省、市、区县、基层的多级公共卫生体系,分区域分级别科学防控,形成有效协同的机制和体系。
比如,按照行政区划在全国建设若干省级区域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牵头加强实验室病原监测网络建设,提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能力,开展培训演练,加强人员、物资和技术储备,制订统一的管理和操作标准,覆盖和指导本区域。
同时,在各地级市或分片设立区域公共卫生中心,例如安徽省建设了合肥、芜湖、蚌埠、阜阳、安庆5个区域性传染病救治基地,满足区域性统筹协调配合功能。
另外,依托于能够实现平战快速转换的综合性医院建设区县级公共卫生中心,推广“一中心多院区”模式,实现急慢性传染病与综合性学科多功能融合,统一规划扩容定点医院、亚定点医院,建立梯级收治感染者机制和双向转诊机制,满足分级分类诊疗方案需求。
北青报:您提到了部际应急协同机制。
李燕:是的。建议由科技部、国家卫健委、国家药监局、工信部等牵头优化部际应急协同机制,把政府的治理优势和专业单位的技术优势更好结合起来,强化部门间和区域间协调机制。
加强国家药品安全应急能力建设,完善药品紧急研发攻关、生产储备、流通入院机制,以科技型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为主体,将疫情防控中形成的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应急审评和采购储备机制固定下来,完善疾控、医疗机构、药物研发企业间信息、资源共享的联动机制,营造合作共享氛围,提高药物的全流程应对紧急突发公共事件的效率。
北青报:历经了3年的疫情,人们普遍提高了健康意识,带动了医疗健康产业需求的增长。在您看来,这一“朝阳产业”,在疫后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
李燕:十四亿人的健康中国,需要世界一流的民族医药工业。持续保持高质量发展,推动我国由“医药大国”向“医药强国”的转变,是制药企业必须肩负的历史使命,更是摆在眼前的巨大发展机遇。
当前,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人们的用药需求总体上得到了满足,但仍然存在巨大的未被满足临床用药需求。
一方面,我们将大力实施高品质非专利药的开发,通过实现国产替代不断降低药价,更好地提升用药可及性和可负担性,降低百姓经济负担的同时大幅减轻医保基金支出,使其能够把有限的资金服务于更多的人。另一方面,依托巨大的市场规模,我们可以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着力攻关重大疾病领域新药开发,以持续满足这些未满足临床用药需求。通过生命健康保障需求的升级,引领民族医药发展升级,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人民生命健康事业升级,形成良性互动。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孟亚旭
编辑/赵红信
校对/王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