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和田地委宣传部共同主办,中国民族博物馆携手中华世纪坛艺术馆、首都博物馆、和田地区博物馆策划举办的《五星出东方——和田历史文物展》在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世纪大厅展出。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本次展览汇聚了来自和田地区博物馆、中国民族博物馆、首都博物馆、新疆博物馆、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丝绸博物馆、甘肃简牍博物馆、旅顺博物馆、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等多家收藏机构220余件文物,其中来自和田地区博物馆的文物占到56%。
走进展览的序厅,在星空光影的投射下,变换的灯光将观众视线聚焦于展览带入的问题:“中国玉石之路的起源在哪里”“为什么说中华文化始终是新疆各民族的情感依托、心灵归宿和精神家园”……让观众在以文物串联的历史情境中探寻答案。
“和田地区位于丝绸之路的南道,古称于阗,不管是中华文化向外传播,还是外来文化进入,于阗可以说是必经之地,是东西文化交往的中转站。”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荣新江说。
本次展览围绕和田美玉、于阗乐舞、文字文书、贸易交通等内容展出一批精彩的文物,旨在用文物串联起和田地区的历史文化,让观众重返历史场景,绘制一张络绎不绝的东西文化交通图,呈现文化相连、精神相系、情感相依的美好故事。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是此次展览的核心文物,尽管此次展览展出的是复制品,但是关注度并没有因此而降低。”志愿者讲解员郭松介绍,1995年10月,中日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在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的一处墓葬中发现该展品,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64件文物之一,新疆仅此一件。以“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为代表文物的尼雅遗址考古发掘荣获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据悉,本次展览是2022年北京市实施开展的文化润疆项目之一,展览将持续至2023年2月5日。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彭利锋表示,《五星出东方——和田历史文物展》整合首都文博资源,发挥好博物馆的职责作用,有效运用新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讲清楚“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的重要论述,展示新疆历史文化魅力,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做好首都文化领域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工作。
据介绍,多年来,北京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大力推进“文化润疆”工程,统筹发挥首都区位优势,加强对口支援地区文化建设,积极推动文化交流引领,融合互促的具体实践,成功打造“京和丝路情”首都文化润疆系列品牌。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蒲长廷
编辑/谭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