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多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在监管过程中发现检测机构存在一些违法违规问题,进行了严肃处罚,有的违法机构和个人被追究了刑事责任。下一步,有关部门将持续加大监管力度,对于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的严重违法行为,坚决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相关报道见03版)
核酸检测是诊断新冠病毒感染的“金标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使用的技术是非常经典可靠的方法,抗原检测不能替代核酸检测。然而,近期多地有核酸检测机构因为造假或失职等行为被处理,另外有部分民众担心核酸采样时容易造成交叉感染,让核酸检测成为近期公众持续关注的热点。
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患者较多,临床表现不典型,通过症状和体征诊断难度较大。当前疫情形势下,核酸检测仍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必须落实落细操作规范,严格把好每一个环节,确保核酸检测这个“金标准”不染尘、不褪色。
核酸采样是核酸检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既要保证采样的质量,又要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采样的组织管理和规范操作非常重要。当疫情出现时,需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相关小区、楼宇、单位的全员核酸检测,第一时间发现所有感染者,尽快控制疫情。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在采样点现场设立清晰标识,规划好进出路线,确保所有采样人员进行单向流动,同时要指导公众做好采样过程中的个人防护。个人在核酸检测采样过程中要规范戴好口罩、不聚集、保持一米以上距离,不触碰采样台上的任何物品,采样后戴好口罩迅速离开现场。只要做好相关防护,核酸采样过程的风险是极低的,不用过度担心。
各地核酸检测要做好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严格检测机构准入,加强检测质量控制,加强对检测机构尤其是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监管。近两年来,检测机构违法违规问题不时被曝光,有的机构样本尚未检测完成就谎报样本检测结果,有的超能力承揽检测业务导致出具检测报告严重超时,有的因工作失误出具了假阳性报告。更有甚者,有的机构对核酸检测出的阳性病例隐瞒不报,涉嫌故意造成疫情传播。核酸检测造假增加了疫情防控的难度,给相关地区疫情防控造成重大损失,必须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确保核酸检测“金标准”不染尘、不褪色的同时,用好核酸检测可以大大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效力。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不少疫情发生地都面临着人员疏解的问题。近期部分省份在返回人员中持续发现感染者,说明部分有疫情发生省份在防范疫情外溢方面仍然存在薄弱环节——未能用好核酸检测手段,是造成疫情跨地区传播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的地方,务必切实承担起防范疫情外溢的首要责任,在非隔离、非管控人员离开出发地前,要严格查验健康码和核酸检测信息。没有疫情但溢入风险较高的地区要关口前移,务必面向流入人员开始“落地检”服务,做到守土尽责。
用好核酸检测,还可以大大提高科学精准防控的效率,减少疫情对群众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在疫情传播风险不明确或存在广泛社区传播的情况下,需要适度扩大高风险区域划定范围。此时,通过高效的核酸筛查和准确的疫情研判,大部分社区可以实现快封快解。
我国新冠重症及其关联死亡处于较低水平,这与我们通过核酸检测实现“早发现、早处置”这一积极干预策略有着密切关系。必须进一步用好包括核酸检测在内的各种防控手段,有效抓好疫情处置。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务必持续加大监管力度,擦亮、用好核酸检测这个“金标准”,让疫情防控工作更精准,让广大群众更具抗疫信心和抗疫力量。
文/北京青年报评论员 樊大彧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