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黑土地上的丰收“密码”:秋收与护土同步 积极推行“田长制”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11-24 10:49

东北地区是我国秋粮的主要产区,在这里分布着珍贵的耕地资源——黑土地。

目前东北地区的秋粮收获已经结束,眼下,种植户们正采取多项保护性作业措施,提升黑土地的耕地质量,为来年耕种打基础。

吉林省梨树县是我国优质玉米的主产区。种粮大户王雨告诉记者,今年他家5500多亩的田地采用了秸秆覆盖还田条带耕作技术后,实现增产。

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宏旺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王雨:咱们的玉米水分都非常低,按照现在这个水分,产量应该也在每公顷两万五六千斤吧,比同期增产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

今年,吉林全省推广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3050万亩。2021年,梨树模式研发基地玉米超高产试验田亩产达到1077公斤,创东北地区高产纪录。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 王力:保护性耕作,这个根系、根量是比较多的,比较密。采用传统耕作方式的,根幅比较窄,但是采用保护性耕作方式的,根幅比较宽,根分散开,它能从更多地方获得养分。

在黑龙江佳木斯市,秋收结束后,种粮大户今年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进行秸秆深翻还田作业,这是需要利用大马力的整地机,将秸秆打入地下,翻地深度统一在30厘米左右。靳利国告诉记者,去年冬天首次深松整地后,今年他家的水稻亩产比去年增加了100斤左右。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郊区平安乡新业村种粮大户 靳利国:明年它在20多公分左右开始往下化。如果不进行整地土壤化不开,地缓不开土壤活力不好。

目前,黑龙江全省完成秋整地面积超过1.25亿亩,通过深松深翻、秸秆还田培肥地力,为来年的农业生产奠定基础。

我国自2020年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以来,东北四省区已累计在223个项目实施县实施保护性耕作2.01亿亩次,今年实施的面积达到8300万亩。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 邹文秀:如果以1982年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的数据对标的话,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到两千〇几年的时候,其实这段时间内,它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处于一个下降的过程。但随着我们采用了黑土地保护利用措施之后,黑土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是稳步提升的。

黑土地的保护除了从技术和良种入手,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起黑土地保护的制度体系。

今年8月1日正式施行的《黑土地保护法》中,明确提出“将黑土地保护情况纳入耕地保护责任目标”。

如今,在黑龙江,吉林等多地全面推行的“田长制”,让每一块黑土耕地,都有了守护人。

郑空军在吉林梨树县泉眼沟村当村支书已有20年,今年他有了新身份,泉眼沟村田长制负责人,他的任务是对遏制耕地“非农化”、打击盗采黑土、秸秆还田等政策措施进行广泛宣传。如今,泉眼沟村9000多亩耕地都设有田长制公示牌,确保每块田,每块地责任到人。

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泉眼沟村党支部书记 郑空军:防止有乱占耕地和基本农田的,我们总防止这事,每两周巡查一次,巡查员每三天巡查一次。

作为“田长制”网格化管理体系最小单元,村级网格长和网格员直接面对田间地头,在发挥监管职能的同时,能及时发现并制止苗头性问题。今年当地还借助数字化云平台,让常态化监管更加高效便捷。

吉林省四平市自然资源局铁西分局负责人 田晓明:我们通过到现场,绘制他涉嫌违法占地的图形,然后上传到系统里,如果涉嫌违法,我们将进一步核查,对当事人进行询问。

目前,吉林省县级大部分已建立田长制,覆盖328个乡镇,3812个村。黑龙江省也建立七级田长责任体系,目前共落实各级田长338万余人,实现监管全覆盖。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二级研究员 张斌:黑土地保护是一项长期工程,必须提升广大群众黑土地保护的法律意识,强化黑土地保护和治理修复政策、技术的落实,才能用法治的力量,长远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记者 梁丽娟 李卉 张旭成 吴刚 于文波 张耿生)

编辑/熊颖琪

相关阅读
旅途中就能上手体验!黑龙江首趟民族非遗文化列车开行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1-12
东北大鹅变东北大花 “尔滨”喜迎新朋友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11-23
从南到北 从东到西 十月的中国大地上“丰”光无限好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10-13
盐碱地有了全新“打开方式” 吉林农机升级助力秋收好“丰”景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10-12
黑土沃田稻飘香 这里的高品质放心粮“未收先售”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9-22
“小地块”改成“一块田” 老百姓土地生产走出新路子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23
从风沙漫天到绿树成荫 拜泉人是如何迎难而上改造家园的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08
无人机巡田植保、病虫害自动监测……新农具“上岗” 田间地头尽显“科技范”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3-2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