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故事 | 李仁清:拓古传今“复活”石雕
新华社 2022-11-21 22:30

上纸、喷湿、剪纸、砸刷、晾干、扑墨、粘接、修复……一系列流程下来,立体石雕砖上的雕像就纤毫毕现地展露在平面拓片之上,59岁的李仁清拿起拓片仔细地检查着每一处细节。在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的临时展厅里,李仁清查看自己的拓印作品(11月17日摄)。

李仁清是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浮雕传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20世纪80年代末,李仁清受开始探索在高浮雕石刻上进行立体拓印。在位于郑州市金水区文化馆的工作室里,李仁清进行粘接修复(11月16日摄)。

与传统的平面拓印不同,高浮雕拓印需要将湿透的宣纸沿立体雕像轮廓剪开,直压在各个部位,因此拓印后的宣纸呈碎片状,而李仁清则需要把成百上千张的碎片粘接在一起,形成一整幅平面作品。在位于郑州市金水区文化馆的工作室里,李仁清进行喷湿工序(11月16日摄)。

高浮雕传拓技艺将不可移动文物按1:1的比例转化为可移动文物,甚至可以将石刻上的裂隙、剥蚀等病害记录下来,为观察和保护文物提供准确信息。在位于郑州市金水区文化馆的工作室里,李仁清展示拓印作品(11月16日摄)。

如今,李仁清收了五个徒弟,儿子儿媳也是他的学员,听过他授课的学生有数百人。他还时常在博物馆的临时展厅里展示自己多年来的作品,并设置体验区教授技艺。在位于郑州市金水区文化馆的工作室里,李仁清查看完成后的拓印作品(11月16日摄)。

“随着时间的推移,石刻会出现风化,大量文物需要保护,不是一代两代人能做完的。我希望能将这项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将历史信息更多地留给后人。”李仁清说。在位于郑州市金水区文化馆的工作室里,李仁清在扑墨(11月16日摄)。

这是李仁清的高浮雕拓印工具(11月16日摄)。

在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临时展厅里的体验区,李仁清在备墨(11月17日摄)。

在位于郑州市金水区文化馆的工作室里,李仁清揭取扑墨后晾干的宣纸(11月16日摄)。

这是李仁清的高浮雕拓印作品(拼版照片,11月17日摄)。

在位于郑州市金水区文化馆的工作室里,李仁清进行砸刷工序(11月16日摄)。

在位于郑州市金水区文化馆的工作室里,李仁清进行上纸、剪纸、砸刷等工序(拼版照片,11月16日摄)。

在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临时展厅里的体验区,李仁清指导学员扑墨(11月17日摄)。

在位于郑州市金水区文化馆的工作室里,李仁清进行粘接修复(11月16日摄)。

李仁清在巩义石窟寺进行拓印(资料照片)。

图文/新华社

编辑/胡克青

相关阅读
图片故事|客家古村焕新生
新华社 2024-12-16
国博新展呈现曲阳石雕古韵今风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23
图片故事 | 长寿山隧道的清沙人
新华社 2024-02-06
图片故事|“海丝”千年古港焕新颜
新华社 2023-11-27
图片故事 | 深山古村 一帖传承400年
新华社 2023-11-16
图片故事|李彦郯:“攀”出大山的壮族女孩
新华社 2023-11-12
图片故事|印尼籍教师仁迪:我在中国教甘美兰
新华社 2023-10-14
图片故事 | 古丽拜克热:守护故城 见证历史
新华社 2023-07-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