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药品正确存放很重要,如果保存不当,药品不仅不能治疗疾病,可能还会对身体产生巨大伤害。哪些药品应该放进冰箱?说明书上标注的“常温保存”是指多少度?药品应该怎么收纳分类才能保证应急使用?为了家人的健康,药品存放的知识一定要掌握。
首先,我们需要一个“专业”的药箱,不可以随便找一个盒子就作为药箱使用,一方面因为它没有正规药箱分类存储的功能分区,另一方面它缺乏正规药箱具备的专有红十字标识,以及密闭、避光等功能,也无法在急救时即拎即走。所以我们可以去正规药店或网络平台购买药箱以方便使用,并通过它帮您养成分类收纳、定期整理的好习惯。
有了“专业”药箱,它摆放的位置也很有讲究。一般情况下,药箱应该放在阴凉、干燥、避光的地方,可以选择远离卫生间、厨房等潮湿的地方,并且注意避免阳光的直接暴晒。但当家中有儿童及老人的时候,我们要注意根据他们的需要来摆放药箱。
有儿童的家庭
儿童小药箱要单独准备,和大人的药物分开放置。小药箱一定要放在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且与零食存放区要有明显的区隔,防止误服。
有老人的家庭
药箱应尽量放置在老人居住的房间,以方便夜间发病及时急救用。而且,老年人的药箱不能上锁,以防急救时手忙脚乱,造成抢救不及时。
一、药品存放常见的问题
1.不看药品说明书上的贮藏条件
我们应按照说明书中的贮藏条件进行药品保存,如写着“冷藏”及“冷冻”的药品就需要放进冰箱。药品说明书上的贮藏条件通常标注的是“常温保存”“冷藏”“阴凉处”,那么究竟是多少度呢?
这里需要特别提醒大家:
冷藏≠冷冻!
有些冷藏药品如胰岛素、生物制剂等,一旦被冷冻,会使药品里面成分的结构发生改变而失去疗效,甚至变成过敏原而导致您身体过敏。因此该类药品需冷藏保存,且不能贴着冰箱壁,以防结冰。
并且要注意:胰岛素未使用前应放入冰箱冷藏保存,开封后应放在常温避光保存。
阴凉处≠冷藏!
某些剂型在冷藏时可能出现成分析出和药粉喷出不均匀的现象,比如喷雾剂、糖浆剂等。将说明书上标注“阴凉处”的药品放入冰箱可能会造成药效的改变,因此,按照药品说明书上的贮藏条件保存药品是非常重要的,不可将药品随意放入冰箱。
2.为了节省空间而扔掉药品的外包装
很多人觉得药品包装太占地方,每次买回药品后都喜欢拆了外包装来存放,还有一些人贪图方便,将每日都吃的药品全部拆成一颗颗的放入便携式塑料药盒里,这些行为都是错误的。便携式药盒作为临时存放药品的工具,密闭性不佳,当遇到潮湿天气时更是容易引起药品的变质。而且丢弃原包装,将不同的药品混在一起,药物相互之间还可能发生反应,影响药效。
◆药师建议:药品最好放在原包装里,如需轻便出行,可将药片连同铝箔包装一起剪下放入小药盒,并做好标记。如外包装丢失,需选用一个可密封的干净容器盛装,并标记药品的名称及有效期。
二、家里的药该怎么分类收纳?
◆药师建议:
1.急救药品需单独摆放,并标注显眼的标识。
2.儿童药与成人药、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开摆放,并做好标签。
3.中药密闭存放,并与西药分开。
急救药品需在紧急的时刻能够快速找到,如果与其他药品混放,着急时容易找不到药品而错过急救时机。因此急救药品与常规药品建议分开放置,急救药品可以单独放在药箱中一个显眼的位置,以红色字体标示清楚。
儿童用药有其特殊性,药品剂型、服药剂量都与成人有区别,家庭常备的药物有时两者的名字是相同或相近的,错拿药品可能会威胁孩子的生命安全,因此应分开存放。
许多外用药品包装与内服药品相似,有时仅以药盒上红底白字的“外”字作为提醒。当我们为了节省空间而拆掉了外包装时,单纯从视觉上可能很难判断该药品是内服的还是外用的。
外用药品一般在皮肤黏膜表面使用较为安全,但是内服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例如高锰酸钾外用片可用于急性皮炎、清洗小面积的溃疡等,但是它有很强的腐蚀性和烧伤性,即使是少量的误服,也可能导致胃肠道出血,若是大量服用可危及生命。因此内服和外用药品应分开存放。
许多中西药的保存条件不一致,混在一起保存容易导致药品变质。因此中药和中成药应与西药分开,并放在密闭的塑料袋或容器中,注意防潮、防霉及虫蛀。
三、药品到有效期了怎么办?
1.每3~6个月检查一次家里的小药箱,接近有效期的可用彩笔把日期标示出来,如果发现药品过期、变质,需要及时把过期、变质的药品从药箱中清理出来。
2.药品均有有效期,当家庭备药多或药品不常使用时,常常会出现想用时药品已变质或过期的情况。而且药品开封后由于贮存条件发生了变化,更容易变质。
每6个月更新一次硝酸甘油片。急救药品硝酸甘油需在阴凉处避光贮存,家庭保存一定要注意,以防因储存不当造成药品失效,而错失抢救时机。因此定期整理家庭小药箱非常重要。
家庭药品的存放有许多重要的细节是日常生活中需要谨记的,正确地存放药品,是保证家庭成员用药安全的第一步。
内容来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小小药箱护健康——教您用好家庭小药箱》
分册主编:李丽 叶晓芬 李琴
本文作者: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张丽 王媛媛
编辑/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