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第七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中选结果预计本月在京执行,国家集采药品累计达到294个,药价平均降幅超过50%。北京市医保局强调,在集中带量采购中协同集成了配套举措。以北京市落地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结果为例,北京市制定“一降一升一平移”配套政策举措。(11月9日《北京青年报》)
第七批药品集采结果开始执行,这已不算新鲜事。因为公布这批集采结果时就已明确,各地将于2022年11月起实施。目前已有多地发布通知,确定于11月份正式启动第七批国家集采中选结果执行工作。不过,有一个明显的不同是,北京市这次针对集中带量采购,推出了一系列配套举措。比如,针对冠脉支架推出“一降一升一平移”配套举措。具体而言,“一降”是指通过带量采购,中选冠脉支架采购价格大幅降低。“一升”是指适度提升手术价格。“一平移”是指将购买耗材的费用,平移转换为购买医疗服务的费用。
在此配套举措之下,医院和医生也将从冠脉支架中大获其益。事实上,在降低药品和耗材费用的同时,适当提高医疗服务价格,是各地普遍的做法,但北京市这次推出的配套举措更细致,也极具操作性。
无论药品也好,耗材也罢,集采能够让价格出现多大降幅,这是一回事,能否顺利进入医院、到达患者手中,则是另一回事。当医院不能从中受益、反而可能要为之承担更高的成本时,医院让集采成果落地的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过去很多集采中选的抗癌药“进得了医保进不了医院”,主要原因就在于此。医院不仅不能从中得到好处,反而可能增加药品损耗等成本,药占比等指标也难以把控。集采药品“双通道”虽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但只要医院和医生不情不愿,“最后一公里梗阻”就很难彻底消除。
秉持互利共赢理念、避免一方获利、另一方受损,改革的阻力将大幅降低。集采可使药品和耗材的价格出现超过50%的巨大降幅,改革的蛋糕足够大,分一块蛋糕给医院和医生,不仅不会影响到患者所获得的好处,而且会因集采成果得到快速落地和充分兑现,反而大幅提升患者的保障福利,使改革的红利在互利共赢中出现增量。
更要看到,不同的医改举措看似相对独立,其实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比如医疗技术操作收费低等价格扭曲现象,正好可以通过合理分配集采红利的方式加以纠正。薪酬制度改革、医保付费方式改革等,均可从药品耗材集采方面获得改革的推动力。从这个角度看来,让各方都能尝到“甜头”的配套举措,不仅能够实现多方共赢,而且还能让不同的医改齐头并进。
文/秋实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