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保护要求要非常明确,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习近平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国要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这既是中央的顶层设计,也是全国保耕地的基本形势。具体到北京市,根据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方案》,要求采取“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实现166万亩耕地保有量和150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质保量验收后全部落图落地。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必须守住耕地这个根基。北京青年报记者连日来在京郊走访调查发现,北京市依靠改革、挖潜、科技等多种手段,不仅保住了耕地、守护好粮仓,还着力打造出一片片高标准良田,喜迎丰收。
靠改革保地
基层田长忙巡田
土地流转防撂荒
自打去年开始,海淀区上庄镇李家坟村第一书记朱博勐又多了一个头衔——“村级田长”。他每周都要到地里转一转,无论酷暑严寒,朱博勐已持续巡田一年有余。
前段时间,朱博勐发现一块耕地的角落里堆放了建筑垃圾,“这是绝不允许的!堆垃圾、盖房子、养鸡鸭、挖坑搞垂钓,都算非农占用,必须立即处理。”朱博勐找到涉事村民,迅速将垃圾清运走。
耕地既不能被占用,也不能撂荒。“耕地不种粮食不行,种不好粮食也不行。”朱博勐说,作为基层田长,自己一年到头都在田间地头“打转”,哪块地里种的是什么,该浇地时有没有浇,该施肥时有没有施肥,心里都一清二楚。发现、催促农民加强农田管理、实现农作物稳健生长,也是田长的重要职责。
为保护好每一块耕地,田长制改革成为关键一招。田长就像田保姆,是保地保粮的第一责任人。如今,全市13个涉农区全部出台区级“田长制”实施方案,市、区、乡镇、村四级“田长制”责任体系全部建立。像朱博勐这样的村级田长,全市有3300多个,他们将“大棚房”、非粮化、非农化、土地撂荒等问题作为巡田重点,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
但在走访调查中,北青报记者发现,一些撂荒土地不是靠田长“发现、催促”就能解决的,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矛盾。例如怀柔区宝山镇,镇域农户8000余人,但常住人口仅3000余人。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专职务农的人力越来越少,且老龄化严重,土地无人耕种问题日益凸显。
有地无人,何以保粮?“土地流转改革”破解了困局。
据宝山镇副镇长于洪涛介绍,当地成立镇级集体所有制企业天河川种植中心,以每年1500元/亩标准,流转全镇低效农用地和复耕复垦地块2000亩发展五彩旱稻,村经济合作社与农户签署土地流转合同,保障农户权益。“土地流转完成后,土地交由企业管理,不仅通过机械化手段减少了60%的劳动力,旱稻亩产量还比农民自种时提高了30%。”
昌平区十三陵镇也采取了同样的改革举措,十三陵镇选取部分地块与内蒙古兆丰河套面业有限公司合作,探索合作打造优质小麦育种繁育。兆丰公司将内蒙古河套地区的103个小麦品种引入北京,在十三陵镇试种,从中选育适合北京地区种植的优质小麦品种。如此一来,不仅保住了耕地,还提高了质量。据悉,3500余亩土地在复耕复垦中逐渐肥沃,从“生”到“熟”,今年迎来了首轮丰收。
靠挖潜保地
“挤出”玉米地种大豆
边角地块变良田
走进密云区河南寨镇陈各庄村,一片近50亩的耕地里穿插种植着玉米和大豆。挺拔的玉米株足有一人多高,金灿灿的果穗正待采收;旁侧的大豆明显矮了一大截,只有玉米株的三分之一高。放眼望去,两行玉米、四行大豆,紧挨着又是两行玉米、四行大豆……高低错落,各美其美。
“我们把这种种植方式称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在玉米不减产的情况下,每亩地可增收100公斤大豆。”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田满介绍说,通过示范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提高了耕地利用率。
人们不禁产生疑问,原本种满玉米的耕地,如今“挤”出一部分用来种植大豆,怎能保证玉米产量不减呢?田满解释说,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玉米要选取紧凑型或半紧凑型抗倒伏品种,大豆则选择耐密耐阴抗病品种,以此来缩小玉米之间的株距和行距,保障每亩地玉米株数不减少。同时,复合种植还增加了玉米的边行优势。“在大田里,靠近外侧的作物因光照、通风更充足,长势也更好。玉米与大豆高低错落,让所有玉米植株都处在‘边行’,果穗大小及果粒重量普遍增加。”田满说。此外,本市还试点草莓套种甘薯、草莓套种鲜食玉米等,促进了粮食增产增收。
在丰台区王佐镇佃起村金岗农业园,一畦畦“一分田”连成绿油油的一片
北青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了依靠复合种植、套种等措施来挖潜,本市还挖掘边角、零碎地块、闲置地块的种植潜力,实现撂荒地“能种尽种”,提高耕地利用效率。在丰台区王佐镇佃起村金岗农业园,10个温室大棚之间的空地里种起了玉米和大白菜,园区门口的边角地被开发为168块小型耕地,每个小地块也就1分地大小,种起了瓜果蔬菜。在怀柔区怀柔镇孟庄村,废弃砖厂遗留下来的闲置地上盖起了蔬菜大棚,销往附近超市及菜市场。在大兴区安定镇后安定村,“三非”地块(即二调非耕地、三调非耕地、分区规划非建设用地)变良田,为全镇“稳粮增菜”贡献一份力。
靠科技保地
智能温室创纪录
数字菜田能遥控
位于海淀区上庄镇的翠湖智慧农业创新工场,一座智能连栋温室于去年底建成投用。进入温室,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番茄秧。与传统种植迥异,这些番茄秧根植于长方条状的椰糠“土壤”中,顺着牵引绳固定向上生长,所需水肥则通过植株根部附近的滴灌导管来提供,按照设定好的程序定时开启水肥一体滴灌。温室内密密麻麻的管线和传感器,用于控制番茄生长的温度、湿度、通风、光照等环境。这些科技手段的集成应用,体现出这座连栋温室的智能化。
该温室创下了两项“纪录”——作为连栋温室,占地面积达10万平方米,相当于200个日光温室的面积,是目前京津冀地区单体最大的温室;更重要的是,它是北京首个在永久基本农田上建设的智慧设施农业试点。
“过去,北京永久基本农田上不允许建温室,如今可以在试点区建设连栋温室,用于蔬菜和育苗生产,这源于一项政策突破。”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设施农业科负责人雷喜红介绍,去年,北京市规自委和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北京市高效设施农业用地试点工作方案(2020-2025年)》,首次明确高效设施农业(即智能连栋温室)允许使用永久基本农田,限定生产类型为蔬菜。“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北京的蔬菜自给率。到‘十四五’末期,全市蔬菜自给率将由10%提升至20%。”
目前,北京首个试点项目已经投产,根据今年4月北京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方案》,本市还将在通州区、大兴区、房山区、顺义区等建设智能连栋温室,打造高效设施农业片区。另据了解,到2025年,全市智能连栋温室面积将达到5000亩。
北青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智能化、科技化应用场景在京郊农业生产中落地见效。顺义、怀柔等区正在建设“数字菜田”。在顺义区南彩镇西红柿育种基地,自动卷帘机操作箱、物联网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全天候采集大棚内农作物的生长数据,并将信息回传至“数字菜田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打开手机即可实时查看农作物生长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等信息。通过数据分析,不用下地就知道哪块田要用多少肥,通过手机就可以远程操控设施。
大兴区引入“农业机器人”。撒肥、起垄、滴灌、铺膜、栽苗、运输、分级、残秧处理等西瓜种植过程,都可以由农业机器人全程机械化完成。“机械化作业不仅能提高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还能提升农业从业者的劳动获得感和幸福感。”大兴区农服中心农机负责人郭连兴说,未来的农业不再是需要更多拿着锄头铁锹的劳动者,而是需要更多掌握科技手段、懂得操控农机设备的现代化农民。
昌平区建起了全市首个“无人农场”。总面积47.2亩的金太阳无人蔬菜农场中,70%以上都实现了数字化自主管理,拥有各式无人机,无人整地、无人植保、无人巡检都能够实现。“从旋地、犁地到整渠,全部由无人机作业,不仅作物种植更加整齐美观,还极大地节约了人力成本,首茬甘蓝种植期间共节约人工成本76230元。”农场负责人谢峰军介绍,生产型蔬菜无人农场在昌平区阳坊镇成功落地实施,为解决当前农业从业人员老龄化和作业非标化等突出问题提供了智能化、数字化的解决路径。现如今,“科技支撑”已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为保地保粮保驾护航。
现场
“黑科技”助力打造现代果业产业基地
曹玉君开着农药喷洒机在果园中穿行
在平谷区峪口镇中关村农业科技园区内,有一个以创新为身份标志的工场,这就是京瓦中心。作为其中主打果蔬栽培的创新示范基地,京瓦中心果业示范园有众多“黑科技”傍身,是普通果园“仰视”的对象。日前,北京青年报记者来到这个神秘的果业示范园,为大家揭秘那些不为人知的高科技背后的故事。
走进京瓦果业示范园核心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果树“头顶”上那一张张铺天盖地的白色大网,远远望去,像是给果园架起了一顶白色的蚊帐。这是用来做什么的呢?京瓦果业示范园园长曹玉君告诉北青报记者,这叫防雹网。不过,它的作用可不止防雹,而是能对雹灾、低温冻害天气、鸟虫害等全都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有效降低冰雹等自然灾害对果业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因其对提高果实产量和促进果园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所以也被形象地称之为果农保收的“丰收网”。他还特别提到,这里使用的防雹网是出口以色列级别的专业防雹网,相比普通的网在孔径密度、材质上有一定优势,还能抗老化,使用年限上会更长久。
防雹网的外面,竖立着两根瘦瘦高高的栏杆,红色的杆身上面连接着白色的杆头。看似普通的栏杆,从头到脚都安装着精密仪器,可以监测园区风力、风速、气温、湿度、病虫害、降水、土壤成分等数值,并将实时测得的数据传回后方,供科研人员研究比对后及时对果园的各种设施进行调整,保证果树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绕过防雹网,进入里面的果树区后,北青报记者不禁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一棵棵果树看上去瘦瘦小小,树枝被分别朝两个方向固定在两根长长的钢丝上,钢丝下方并列着一根长长的黑色管道。再往下看,地面每棵树树根的位置都分别露出几个钢钉头一样的银色金属帽。曹玉君介绍,这些都是保证这里的果树一年栽种、两年见果、三年有产量的“秘密武器”。地面上像钢钉一样的设备名叫“自根砧”,其作用是控制果树的树根不会过于发达,从而达到矮化、细化果树的效果,“普通果园里一亩地可以种五六十棵果树,但是在我们这里,一亩地可以种植190多棵果树,产量要比普通果园高出一倍左右。”不仅如此,这种技术还可以保证挂果后六成的果子都长在距离地面1米3以下的位置,保证摘果的时候更加快速、便捷。
果树树根不够发达的话,果树的营养该如何保证呢?这就是那根黑色管道要做的事情。园区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黑色管道是自动施肥滴灌系统,里面有配置好的水肥溶液,可以根据果树需要自动施肥浇水。“我们这个系统特别省水,以往灌溉一亩地需要四五十方水,现在有个十方、八方就够了。”曹玉君说,黑色管道上面的钢丝主要是为了给挂果之后的树枝提供一个支撑,保证树枝不会被果实压断。
果树栽植由稀变密、树冠由大变小、树身由高变矮……京瓦果业示范园里正在上演着一场栽培模式的“革命”,这些看似与以往栽培常识“相悖”的技术,推动果树产业朝着低碳、智慧和高效的方向发展。据了解,目前园区的农事活动如喷药、割草、疏花疏果、修剪、灌水等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省工省力,有效降低了果园投入。整个果园只需要两名工人即可完成日常维护。
《北京青年报》2022年9月23日相关版面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斌 武文娟 赵婷婷 张月朦 蒲长廷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袁艺 杨益
编辑/谭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