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选妃!”“兄弟们,这个可以”……看到这些评论,北京的高中生小刘有些不知所措。她经常在电商平台上购买衣物,下单之前习惯先去问答区或者评论区看看。可是在这里,她常常会“不小心看到”一些低俗、色情内容。据《法治日报》报道,目前部分售卖女性内衣的商品问答区和高赞买家秀下,存在贩卖色情内容的现象。此外,在受青少年青睐的手办商品评论区,也经常有性暗示等问答内容。
网店的评论区应该是消费者真实体验的反馈区以及消费者与商家、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流互动区,而不少低俗、色情内容的出现,污染了评论区,让评论区变成了辣眼睛的“泛黄区”,变成了令人别扭、反感的不适区,让评论区的实质评价、交流功能被异化、弱化甚至被遮蔽。网店评论区的低俗、色情内容不仅会对未成年人造成负面影响,不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也会给成年消费者带来困扰,拉低成年消费者的评论体验。
网店评论区之所以充斥着不少低俗色情内容,主要是因为评论区不是低俗色情信息的传统重灾区,不太显眼,未引起网络平台、监管部门以及家庭监护人等责任主体的重视。而一些违法者或存有不良倾向的商家对评论区的注意力不足,使得失去监督的评论区成了低俗色情内容的生存土壤。
之前,媒体曝光过不少商家在评论区存在虚假夸大宣传广告、销售违禁商品或不合格商品等问题的广告,揭开了评论区广告乱象的盖子,让社会注意到了评论区的另类“功能”。而一些违法者或商家、网友等在评论区发布低俗色情信息,进一步挖掘出了评论区的空间“价值”,开发出了评论区的负面“功能”。对此,社会应高度警惕,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不论哪片网络空间都不能成为低俗色情内容的藏污纳垢区,不能成为“泛黄区”。在网店评论区和在其它网络区域发布、传播低俗色情信息的性质和危害是一样的,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也是一样的。在网店评论区发布低俗色情信息,既违背了网络文明建设的要求,也涉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甚至涉嫌犯罪。
网店评论区理应被纳入净网行动的视野和射程,各购物平台应加强对评论区的审核管理,利用大数据系统对一些敏感的图片、文字进行识别、屏蔽,畅通投诉反映渠道,建立抽查机制,积极收集有关在评论区发布低俗色情信息的问题线索,并根据核查结果对一些账号进行封限处理,向监管部门报告。
公安、网信、工信等部门有必要以问题为导向,把网店评论区列为低俗色情信息的治理重点,设定治理目标,明确治理措施,形成长效常态治理态势,并像通报违规APP治理那样定期通报各购物平台的治理进度和存在问题,接受社会监督。
针对未成年人浏览网店评论区低俗色情信息的问题,父母等监护人应拓宽注意力范围,增强监护敏感性,对未成年人购物过程加强关注,发现未成年人浏览低俗色情信息的行为,及时干预,教育未成年人了解低俗色情信息的危害性,引导未成年人自觉抵制低俗色情信息。同时,监护人应鼓励、支持未成年人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课外阅读、社会实践等活动,丰富未成年人的生活内容,培养未成年人的良好生活情趣,引导未成年人把注意力集中到健康有益的事情上。
只要社会各界把注意力聚焦网店评论区,并输出对应的治理责任,那些低俗色情信息就就会被挤出生存的模糊区、舒适区,就会逐渐失去生存的土壤,消费者就能拥有“绿色购物、绿色评价、绿色交流”的健康消费环境。
文/李英锋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