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正在加速整改。记者近日注意到,包括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发布了调整部分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赎回规则的公告,主要包括两方面变化,一是将申赎规则由T+0转为T+1,二是将快赎额度由5万调整为1万元,同时,还对产品管理人做出调整。
这意味着,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逐步向货币基金靠近。“今年是现管新规过渡期最后一年,上述调整本身就是按照监管要求的整改,整改完成后,基本与货基一致了。”一位国有大行理财子相关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称。
中信证券研究部首席资管与利率债利率分析师章立聪对记者表示,从银行的角度而言,申赎规则调整可以避免大量申赎造成的流动性风险,同时给投资经理更多的操作空间,避免为了应对当日赎回,导致过多现金留存在账户上。但调整之后,现金理财原有的流动性优势也会消失,投资者可能会将目光转移至货币基金、短债基金等类活期产品上,这对理财机构提出了更高要求。
部分银行调整产品申赎规则
现金管理类产品是指仅投资于货币市场工具,每个交易日可办理产品份额认购、赎回的商业银行或者理财公司理财产品。
近日,多家银行发布关于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调整通知与变更公告。比如,招商银行发布《8197朝招金现金理财调整通知》;兴业银行发布《关于部分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销售文件变更的公告》,对兴业银行“现金宝4号”私人银行类人民币理财产品进行整改。
以招商银行为例,其在App发布的上述通知显示,按照新规,从7月8日开始对8197朝招金-多元进取型产品T+0现金理财产品进行迁移调整。迁移调整工作主要为产品形态调整:申购/赎回确认时效将由T+0转为T+1,以及管理人变更:由自营变为招银理财公司代销。
根据规则,T+0转为T+1后,将不再支持0:00-16:30期间无限额实时赎回和购买及当日起息,如果在0:00至15:30申购/赎回,T+1工作日起息/到账;在15:30至24:00申购/赎回,T+2工作日起息/到账。
另外,管理人变更后,该产品风险等级从R2下调为R1,首次购买不需要在柜台办理风险评估,日切时间从16:30提前到15:30,快速赎回额度从非交易日时段5万调整为单自然日1万元。
兴业银行方面也发布公告称,拟在7月29日将“现金宝4号”私人银行类人民币理财产品由此前的T+0调整为T+1工作日确认。此前,按照T+0,投资者在工作日15:45之前买入当天就可计算收益,而调整为T+1后,投资者在工作日17:00前买入,下个工作日才可计算收益。
与之对应,赎回方面,按照T+0规则,投资者在工作日15:45之前赎回可当日到账,工作日9:00-15:45以外赎回上限为5万元;而调整为T+1之后,投资者工作日17:00前赎回,则需到下个工作日到账,同时,每个自然日只有1万元快速赎回额度。
上述一系列调整,主要缘于银行对监管政策的落实。“这个本身就是监管要求,在今年年底需要整改到位,监管目的是为了减小流动性风险,并且与货币基金相关规定保持一致。”章立聪对记者称。
2021年发布的《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现金理财新规”)要求,当日认购的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份额应当自下一个交易日起享有该产品的分配权益;当日赎回的现金管理类产品份额自下一个交易日起不享有该产品的分配权益,银保监会认定的特殊现金管理类产品品种除外。这宣告申赎T+0不再合规。
同时,新规第十条还规定,商业银行、理财公司应当审慎设定投资者在提交赎回申请当日取得赎回金额的额度,对单个投资者在单个销售渠道持有的单只产品单个自然日的赎回金额设定不高于1万元的上限。
在业内人士看来,调整之后,现金理财产品的吸引力可能会有所下降。“之前T+0的申赎规则,是银行现金理财在流动性方面区别于货币基金的一个主要优势。”前述国有大行理财子相关人士表示,货币市场基金大多采用交易时间T+1申购赎回,且大额资金进出需提前预约,申赎限制相对较多。相比之下,现金管理类理财更为灵活,但调整之后,产品流动性受到影响。
收益优势也有收窄
实际上,除了申赎规则调整所带来的流动性影响外,银行和理财子公司在整改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中,遇到的较大调整则在于产品收益率的变化。由于现金理财新规与货币基金的监管要求趋同,这就使得其收益优势将明显收窄。
此前,现金管理类产品主要通过拉长久期(投资长久期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下沉资质或降低对流动性的要求(投资低等级信用债、银行二级资本债、永续债及低评级ABS等)来获取超额收益。而新规对此类理财业务的投资范围、估值方法、久期管理、集中度管理、流动性管理等都提出了规范性意见,该类产品投资范围大幅缩窄,获取超额收益的渠道普遍受阻。
“目前整改压力较大的方面就是资产配置。”章立聪告诉记者,可投资券种的范围明显收窄,久期限制也有所加强,多数产品已经在新规正式稿落地前开始整改,由于投资范围受限,相应所取得的回报有所贬损,预计未来现金管理类理财收益率还将走低,对投资者的吸引力相对下降。
“主要还是整改后产品收益率大概率会下降,与货基差不多,压力比较大。”前述国有大行理财子相关人士也对记者表示。而且,考虑到货币基金有免税、起投点低以及互联网销售等优势,收益差距缩小也对理财销售提出了更高要求。
这在市场表现上已有体现。普益标准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11日存续的现金管理类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2.65%,而截至2022年6月6日存续的现金管理类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2.61%,略有下降。对于投资者而言,需要重新平衡收益、流动性和风险,选择与自身收益、风险相匹配的产品。
但章立聪也提及,全面整改完毕后,现金理财在监管要求下可以考虑配置期限较短、资质较高的同业存单,面对客户流失,可以借助母行影响力进行营销。“同类资管产品监管标准看齐是政策大趋势,预计未来现金理财和货币基金等产品竞争会更加激烈,但在存款利率下行的大趋势下,亦有机会成为存款类资产的重要替代。”
目前各大银行和理财子公司在控制现金理财产品的规模。此前在理财净值化压力较大的背景下,由于净值稳定、申赎方便等,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成为银行理财转型的重要方向,规模迅猛增长。但根据新规,同一商业银行采用摊余成本法进行核算的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月末资产净值,合计不得超过其全部理财产品月末资产净值的30%。
这也意味着,部分产品开发能力及销售渠道较弱的银行如果难以扩大理财产品的总体规模,可能需要通过压降现金管理类产品规模来满足监管要求。据悉,新规下发后,现金管理类产品的存续数量增速明显下降,但是数量仍处于上升阶段。目前,整改已经进入倒计时,部分银行仍面临较大的存量压力,预计下半年将加快整改进度,以达到监管要求。“虽然整改涉及面较广,但公司内部在积极推进,肯定会在年底前完成整改。”前述国有大行理财子相关人士称。
(文/记者 段思宇 实习生包云红对本文亦有贡献)
编辑/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