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习惯讲阅读的诸多好处,在阅读方法上却下少了功夫。阅读不是翻开一本书那么简单的机械过程,理解和读透的确还有一些讲究。
就读书本身来讲,自然还得有所讲究。有这些讲究,才能将书读好。
一、阅读需要一点个性
个性是阅读的关键,是阅读能否获得最大利益的根本。以前,我们只谈阅读,不谈如何阅读——即使谈如何阅读,也很少有人会注意到个性在阅读过程中的那份举足轻重的意义。很多人都在读书,但未必谁都能将书读好。而书读不好的原因之一是这个人的书读得全然没有个性。
许多年前,我在北大的课堂上说:读书也是一个拒绝媚俗的问题。除了一些大家都应该读的基本书之外,一个人读书应该有自己的选择。做人忌雷同——一个人若无个性一定是一个索然无味的家伙;做文章忌雷同——一篇文章写得似曾相识,这篇文章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读书也忌雷同——读书一雷同,也就什么都雷同了。
因此,聪明人读书,会另辟蹊径、另谋生路。一个人说:我不读别人读的书,只读别人不读的书。此说也许是狂言,也许是极端,但这份决断也有可取之处,这就是那一份在读书方面顽强地展示个性的意识。到别人不常进入的领域去淘别人淘不到的书,就会得到别人得不到的知识,就会发出别样的声音。这个道理简单得如同走别人不曾走的路,就会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风景一般。
选书可以选得有个性,而读法和理解也可以极有个性。同样的一篇文章,在他们眼里,却有另外一番天地、气象和精神。不在乎别人对那篇文章的絮叨,甚至不在乎专家权威对那篇文章的断评,而是按自己的心思去读,按自己的直觉去读,甚至按照自己的奇思怪想去读,读得津津有味,读得出神入化。
一个人面对那么多的书,他要有充分的自主意识、驾驭意识。知识欺人,比世上任何恶人欺人还甚。一个没有自主意识的人,早晚会沦为知识的奴隶。而无驾驭意识,知识只是一堆没用的石头,它既不能助推你前进,也不能使你增加财富。知识只有在那些有自主意识、驾驭意识的读书人那里,才可亲可爱,才具有美感,才具有使人升华的力量。
二、寻找新颖的切入视角
读书的功效取决于我们对文本的解读是否是独特的同时是最合理的。我们需要反思以往的解读方式和解读途径。由于过去我们长久处在一种大一统的语境中,我们在有限的知识制约下,阅读大概已经程式化了。这就需要我们改变思维方式,需要亲近和接纳新的知识。
文本是矿藏,文本本身并不能开采自己,开采文本的工具来自于其他知识,我们要依靠这些知识开采矿脉,而从前的陈旧的不当的知识对于开采是无用的,甚至破坏了矿藏。事实上,我们已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进行无效地开采。那些冠冕堂皇的解读,未必符合文本的本义和实际。加之我们思维方式的机械和僵硬,我们进入文本的动作显得有点儿笨拙,路线狭窄。由于开采方法和力度不够,多数情况下,我们只开采了浅层的部分。
我们需要一种新的阅读方法。
三、停顿与批判性思考
读书应该有停顿——突然中断阅读而思考已被阅读的那些东西。读书人的读书带了联想与思考的痛苦。他们的阅读快感,不是在被动接受上,而是在接受时不断扩大收获的过程中。
世间有许多读书种子。但他们的读书似乎于他们的精神无益,反而读成书呆子,读成迂腐可笑之人。曹聚仁先生说他听说过浙江金华有一个郭姓读书人,书读到能将《资治通鉴》背诵一番的地步,但写一个借伞的便条,却写得让人不忍卒读。
读书多,莫过于清朝的朴学家,然而,像章太炎那样令人佩服的朴学大师又有几个?我认得一位教授先生,只要提起他来,人们第一句话便是:此人读书很多。然而,他的文章我才不要看。那文章只是别人的言论的连缀与拼接,读起来实在觉得没意思。读书不是装书。读书用脑子,装书用箱子。脑子给读书人,是让读书人读书的时候,能举一反三,能很强健地去扩大自己的知识。箱子便只能如数装书。有些人读一辈子书,读到终了,不过只是一个书箱子而已。
更有甚者,还有读书把人读糟了,读坏了的。周作人当年讲:“中国的事情有许多却就坏在这班读书人手里。”抽去这句话当时的具体所指,抽象一点说,这句话倒也说得通:中国的事坏在读书人手里的还少吗?
本文来源:《阅读时代》2017年第5期。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