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时代特质讲好北京故事 北京人艺举办建院70周年学术论坛
北京晚报 2022-06-18 15:23

6月15日,纪念北京人艺建院70周年学术论坛在曹禺剧场举行,25位专家学者会聚一堂,共同为新时代北京人艺的发展建言献策。

其中,戏剧教育家徐晓钟、戏剧评论家钟艺兵、人艺副院长冯远征等围绕“经典与时代”的关系总结了北京人艺的创作规律,几位人文社科界的专家学者则从“剧场与城市”谈起,期待北京人艺打造成为“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的亮点。

徐晓钟 要多培养年轻“摇船手”

94岁高龄的著名戏剧教育家、中央戏剧学院名誉院长徐晓钟到会并向北京人艺七十华诞送上祝福。

“北京人艺一直是以自己的舞台演出,同时代、观众、戏剧的发展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它既有自己深厚的传统,又能够以新的艺术观念进行着各种戏剧新面貌的探索,是一个有生气的创作集体。”徐晓钟回顾了北京人艺70年来的深厚传统和创新探索,建议人艺继续发扬“学者型剧院”的优势,进一步团结、沟通中青年剧作家、导演和演员,更进一步和他们进行学术性的合作,多为他们举行一些“当下创作学术研讨会”,帮助中青年艺术家和剧作家成长。“须知,他们是推动北京人艺前进的‘摇船手’。”

“曹禺先生说,北京人艺绝不能够仅成为保留剧目的博物馆。他说,我们需要不同的艺术风格、不同风格的剧本来丰富这个剧院的艺术,这将使剧院不致陷于死水一潭。他还说,这个剧院当然不抛弃自己通过艰难困苦、奋发创造才获得的所谓‘北京人艺风格’,但我们绝不拒绝新的创造来发展、滋养我们的传统。”徐晓钟希望,北京人艺未来要以实际行动来回应曹禺的嘱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钟艺兵 “经典”两个字应慎用

戏剧评论家钟艺兵在发言时首先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迷茫”。“现在有一种风气是称呼好戏为‘经典’戏剧,以至于网上看到有这样的介绍,‘北京人艺的32部经典戏剧’,还有‘中国经典戏剧150部’,这就让我有一些迷茫。有这么多吗?如果是这样,我们就成了一个经典戏剧的大国,专门生产经典戏剧。”

在他看来,“经典”两个字要慎用。“因为经典是个别的,是少数的,是难以产生的,是特别正规的。经典戏剧必须有其开拓性、创新性、独特性、权威性、典范性,从而影响一个时期在一个较大的地域内的戏剧创作和戏剧欣赏水准的提升。像《雷雨》《日出》《窦娥冤》《俄狄浦斯王》《奥赛罗》《钦差大臣》《一仆二主》是经典。我们现在何必要匆匆忙忙把自己架到那么高的一个天花板下?还是留给历史去评说好。”

对于当代创作的优秀戏剧,他更愿意称其为“好戏”。“70年来的北京人艺可以说是人才辈出、好戏连台。而这些好戏,都是在同一个创作规律的引导下产生的。”

他以《茶馆》《狗儿爷涅槃》《李白》三部戏为例,进一步分析总结了北京人艺的创作规律,即“民族的根”“时代的魂”“非常的事”“动心的人”。“虽然我不赞成把当代创作的优秀戏剧称经典,但是实际上这三部戏已经达到或者是不低于某些经典戏剧的水平。他们的成功有力地证明了北京人艺创作规律的实践意义,人艺创作规律凝聚着众多戏剧大师前辈和几代戏剧艺术家的希望和心血,相信它会继续同艺术家们一起去创造北京人艺更加灿烂的明天。”

冯远征 现在“快餐文化”太多了

对于“经典与时代”这个话题,北京人艺副院长冯远征坦言,剧院现在努力探索一些好戏,但能不能成为经典,需要时间考验。“去年排《日出》的时候,我跟年轻演员说,一定要让现在的观众看到这个戏的时候,想到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或者自身发生的事情,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他认为,对于一部话剧,剧本非常重要。“何冀平老师为了写《天下第一楼》,自己考了二级厨师证,如果对这些不了解的话,是没有办法把做菜的过程写得那么精彩的。”冯远征参与创作的话剧《司马迁》《玩家》,都经过十年的筹备过程,其间数易其稿,边打磨边修正,最后才搬上舞台,“这些作品不一定能够成为经典,但是它一定能够成为一部反映时代的作品。”他也直言,最近这些年的“快餐文化”现象太多了,“比如抗疫题材,产生了上百部作品,有一部作品能够让我们记住吗?可能很难。难在我们过于急于求成地去表现,缺少深入探讨。”

所以,冯远征强调,一部优秀作品的诞生,需要扎实的根基,需要作家从开始就要深入生活,演员也要去体验生活,真正走到生活当中去感受。“我们这一代不一定能够诞生经典,但是我们一定是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而且我也希望北京人艺的经典会不断地产生,希望我们的镇院之宝能一代一代传下去,只有这样,北京人艺才真的能够永葆青春。”

杨道全 讲好北京故事是“当家任务”

“北京人艺地处北京,这就决定了剧院对于表现北京地域文化担当的特殊使命,同时作为国家级的一个艺术剧院,它还要担当起国家层面的艺术水准的表达,这是北京人艺的特殊性。”戏剧评论家杨道全认为,讲好北京的故事,仍然是北京人艺的当家任务。“北京是发展中的北京、动态中的北京。老北京的文化要继续弘扬,留住历史记忆,留住乡愁,新北京的变化更需要发掘出时代的特质,形成新的经典,这是一个非常具体的目标,也是一个艰难的课题,要下大力气研究。”

在他看来,北京人艺不仅在国内具有影响力,还是沟通世界戏剧文化的高规格平台。“北京国际戏剧中心建成,为戏剧的国际交流提供了良好的舞台硬件,但是文化软实力更是重中之重,北京人艺必须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影响力,承担起国家层面的世界戏剧文化交流使者的形象。同时,我们要把中国审美、中国戏剧语言与世界交流,形成中国的影响。”

他同时指出,学术化建设是北京人艺亟待加强的重要课题。“虽然说北京人艺是学者型的艺术剧院,但是还不完善,还有断层危机,因为现在年轻人文化结构缺少历史纵深。”他建议《北京人艺》院刊可以走出内刊模式,转为公开发行,向社会开放,对世界开放,吸纳世界性的艺术发展动态和理论建树,将北京人艺的艺术事业建构在国际戏剧大背景上。

景俊美 打造“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

市社科院科研处副研究员景俊美介绍,北京市尤其是东城区近几年在文化政策的制定上是比较及时的,这使得北京人艺的发展已经具备了良好的文化生态和区位优势。

同时,北京人艺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美国百老汇、伦敦西区相比,我们的国际影响力还有待深挖。”此外,疫情对演艺行业的考验也是不言而喻的。“北京人艺在近一周的时间里,持续建院70周年线上演出,做出了新的探索,也有待深入研究。”

她建议,北京人艺未来应该发挥市属文艺院团的精品创作主力军作用,积极培育多元演出空间,推动演艺与科技的融合发展,以首善标准持续扩大北京国际戏剧中心的影响力,打造成为“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的特色、亮点和品牌。“北京人艺要扩大北京国际戏剧中心的剧场群效应,需要探索与其他演艺区的深度合作和差异化共生。任鸣导演说,首都剧场主要演的是经典剧目,新落成的曹禺剧场要演创新和探索剧目,这说明人艺对差异化已经有了初步思考。”

摄影/方非

记者/李俐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乔颖

相关阅读
追求化繁为简的高级感,2025年,北京人艺看什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08
历时五十天 南下三座城 北京人艺“不在金字招牌上躺赢”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21
北京人艺赴沪巡演圆满落幕,15场演出吸引近两万名观众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11-10
北京人艺走进人大校园 五大板块播下戏剧种子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16
北京人艺带着“艺术交流套餐”到新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27
北京人艺院庆72周年|青春“人艺”,何以青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2
丰富现有艺术创作机制 三个月,北京人艺开办编导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08
北京人艺,出发!疫情后首次走出京城,新解读《雷雨》登陆津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