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经济学家信用卡消费的新闻冲上热搜。据中国基金报报道,知名女经济学家林采宜最近发的一条微博,引发了市场关注。她写的是上海疫情居家期间,一个月信用卡消费只有11.4元,引来私行客户经理给她打电话问候。这从一个侧面折射了疫情对消费和消费场景的影响。
这则新闻看上去有些标题党的意味。毕竟,新闻主角是经济学家,信用卡一个月的消费只有11.4元,让人充满无限联想。经济学家的身份和其保守的消费行为,让人惊异。至于私行客户经理的关注,则是事件发酵后经济学家自带的名校效应而已。若是普通客户,恐怕没有似乎经理过问。但这并非问题的关键,关键是此事折射了一个真切的事实,疫情阻断了消费,阻滞了市场循环,不止女经济学家消费狂降,其他人莫不如是。
从3月底到到5月初,疫情所致的封控,让上海整个城市都出现了微循环拥堵。最初是宏观层面的城市民生物资商品供应不足,随后是民生保供物资在居委会和小区门口形成梗阻,还有就是物流配送人员不足带来的“最后100米”的配送难题,严重影响社会民生。
市场动起来才有活力,生产、流通、消费才能形成循环系统,生产消费才能形成良性互动。生产停下来,人员因疫情封控在家,实体门店关闭,物流不同导致网购延迟,消费自然会受影响。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也显示,1—4月份,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142亿元,同比下降0.2%。从4月份的情况看,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483亿元,同比下降11.1%;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26916亿元,下降8.4%。上海统计局数据也显示,1-4月,上海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99.25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4.2%,降幅非常大。
可预料的是,5月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会有一定改观,但也不容乐观。只要疫情阴霾没有散去,产业链、供应链不恢复,生产与消费都会受到影响。所以,审视女经济学家的信用卡消费跳水,不能忽略疫情影响的大环境。无论市场主体还是社会个体,不管生产还是消费,大环境不景气,小循环也失能乏力。
当然,疫情下的个人消费虽然下降幅度很大,但坏消息中也蕴藏着消费的好苗头。譬如,经济学家信用卡消费的11.4元来自腾讯音乐费用。从2020年的那波严重疫情到今年4月份的疫情,电影、音乐、游戏等无需物流的文化娱乐消费通道被开辟出来,若能因疫做大这部分消费,也算是开辟了消费增量。若中国文化产品消费具有全球影响力,借力大数据将“汉风”吹遍全球,不仅远播中国软实力,也有助于减少服务贸易逆差。
而且,从女经济学家的信用卡消费者也看出了更多的民生多态了。女经济学家也好,或者说其他中产阶级群体,他们对疫情的感触也许只是少了消费,但收入并未减少。个体或家庭减少了消费,虽然导致生活不便或生产质量降低,但整体收入因为消费减少而相对提升。这个群体的消费减少,对个体影响不大,拉低的是全社会的消费动能,降低的是宏观经济的预期。
然而普通打工者因疫居家,或收入锐减或失去工作,生活变得艰难,因此会有焦虑甚至煎熬。若有长期房供在身,更是雪上加霜,上海等城市不时传出因无力支撑房供而违约的情况,令人备感心酸。小的门店,因为疫情关停也纷纷关门,其生存境况同样堪忧。即使是中小微企业,也无力应对产业链失稳供应链不畅的困境,无论是破产还是裁员,必然导致失业率高企,从而继续影响生产消费和社会稳定,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女经济学家的信用卡消费跳水,不是标题党新闻,而是疫情下市场民生的现实折射。这是最难熬的时期,也是考验人们信心的时刻。好消息是,从北京到上海再到全国,疫情形势在好转,中国经济的韧性还在。而且,从中央到地方,纷纷出台系统性的助企纾困政策,减负力度前所未有,赋能红利不仅普惠而且精准施策。只要政策落实到位,市场主体就能渡过难关,中国经济也能稳住基本盘。而在稳住民生方面,除了楼市给予刚需和改善型群体的信贷优惠,通过发送消费券或者救急红包的方式化解低收入群体的焦虑也是应有之义。总而言之,市场主体要关照,社会个体也须关怀。
文/张敬伟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