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的传播,不少想在五一节假日外出游玩的小伙伴们不免会担心潜在的感染风险。那么,如何保证游玩归家后不会把潜藏的病毒风险带入家中,威胁自己和家人呢?普通人的日常消毒该如何做?让我们来一起来看看吧!
01 出行防疫消毒大原则
1.卫生为主、消毒为辅:
消毒是为了应对重点风险,而保持好日常的环境清洁工作,才是展开消毒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在完成清洁的前提下开展消毒工作才能事半功倍。出外游玩时应注意保持个人卫生,远离各种污物。
2.物理方法为主、化学方法为辅:
相较于复杂的消毒剂等化学方法,开窗通风、机械换气、加热煮沸、阳光暴晒等方式是更加便宜有效简单的消毒方法。外出旅行住宿时可选择有窗户通风的房间,方便通风换气并将替换物品晾晒。
3.预防与随时相结合,消毒强度与风险高低相一致:
普通人既无精力也没有资源像专业人员一样实施全面防护消毒。因此对于潜在高风险进行合理的预防才是更有效率的选择。外出游玩时可针对各类接触部位,如手套鞋子帽子等进行重点消毒工作,每天1-2次。出现污染的情况,随时开展消毒,随时做好手部清洁卫生即可。 频繁接触的物品,消毒频次可以高一些,污染严重的对象消毒浓度适当提高,消毒时间适当延长。
4.消毒时做好个人防护
在消毒时,应做好个人的相关防护,否则因为消毒反而受到感染便得不偿失了。此外,不仅要防病原体感染,也要防消毒液对人的刺激和损伤。
02
特定场合消毒防疫指南
一、游玩回家后如何消毒?
将外套轻轻脱下,挂在通风位置;
摘下口罩,如需再次使用,应悬挂于干燥通风处;
及时用"肥皂/洗手液+流动水"清洁双手;定期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洗手或用肥皂水洗手。
脱下的鞋子放在门口,鞋面可用消毒湿巾擦拭;
手机、钥匙等随身物品,用75%酒精棉球或消毒湿巾擦拭消毒。
出行替换衣物可在洗涤时加入消毒洗衣液并在洗好后通风晾晒。
有条件的可在房中区分“污染区”和“清洁区”,将外出回来的衣服鞋子留在“污染区”。
二、随身、住宿物品如何消毒?
常用小件物品如钥匙、手机等可用75%酒精棉球或消毒湿巾擦拭消毒。
面积较大的物件如房间内柜面、桌面等可用含有效氯(溴)500mg/L的消毒液进行喷洒、擦拭或拖拭消毒。衣物、被褥等织物可在阳光下暴晒4-6小时,一般不用特殊消毒。
三、自备餐具如何消毒?
外出饮食可自备一副餐具以防通过复用餐具感染,自备餐具的消毒首选煮沸消毒15-30分钟,或流通蒸汽消毒30分钟,或可使用餐具消毒柜按使用说明书操作。也可使用250-500mg/L的含氯(溴)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四、如何做好垃圾消毒?
对于普通垃圾,如果没有明确的阳性感染者污染风险,可正常作为生活垃圾分类丢弃和处理,不需对垃圾消毒。
如果怀疑受到污染,对垃圾喷洒10000-20000mg/L的含氯(溴)消毒液,作用60分钟;对垃圾包装袋喷洒1000-2000mg/L的含氯(溴)消毒液,作用30分钟;对垃圾桶(建议有盖)喷洒1000-2000mg/L的含氯(溴)消毒液,作用30分钟。
五、出行带回的生鲜食品如何消毒?
收菜、整理时注意佩戴口罩,如有橡胶手套亦可使用。
不易脱水变质的蔬菜(土豆、洋葱等),可在阳台通风放置一段时间;易脱水变质的蔬菜(青菜等),可慢速水流冲洗、浸泡清洗,沥干后存储。
肉类无需消毒,将其浸泡清洗数遍即可。
鸡蛋放置在冷藏或阴凉处,烹饪前,需将鸡蛋外壳清洗干净。
冷冻食品可在收货时对外包装消毒,烹饪前慢速水流冲洗表面亦可,无需对里面的食物进行消毒。
米面粮油一般都是自动化生产,本身受到污染的机会极小,只要对购买回家的米面粮油外包装消毒即可,如不立即食用,可放在通风处一段时间。
03
随身消毒剂选择
要根据自身旅行安排,消毒对象合理选择消毒剂;并非越贵越好,通常市场上较贵的消毒剂往往是在标明的消毒方法和用途下,不良反应相对较小,而并不一定是消毒效果最好。
随身携带的消毒剂往往需要便携易用,一般建议选择购买小包装可密封的,以保证有效性便携性。不建议消毒剂分装后使用,大包装的消毒剂自行分装时易造成消毒剂的污染,而且消毒剂一般易挥发,开瓶后使用时间较长的话,消毒剂的浓度会降低,自行配制分装的消毒剂在旅游通过安检时也可能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