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北京青年报记者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采访骨科一康复中心主任、肢体畸形矫形康复首席专家杨华清。
杨华清,2015年获得北京市第五届“首都健康卫士”奖和 “北京市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19年入选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领军人才”,其带领的团队入选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引进团队”;2020年,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杨华清创新工作室” 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命名为国家级第三批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2021年,作为一名矫形骨科与肌骨康复医生和全国先进工作者代表杨华清被授予北京市第三批“冰雪运动推广大使”。他从事一线医疗工作20余年,擅长微创骨外固定肢体矫形技术与肌骨康复治疗技术,长期从事肢体畸形与残疾的矫形与康复治疗。
这些年来,杨华清几乎都奔波于青海、云南、贵州等地的偏远山区,一边为当地患者进行公益手术,一边传播医学技术,希望当地的医生能掌握这一疾病的治疗方法。如果从现在一直干到退休,杨华清还能做上约5000台手术,但在我国,马蹄内翻足患者或有上百万,仅仅靠一个人或一个团队,无疑是杯水车薪。常年与残疾人打交道,杨华清佩服参加北京冬残奥会运动员们的顽强。他认为,冬残奥选手更加诠释了执着、专注、进取的奥运精神,这种精神弘扬开来,可以激励和鼓舞整个社会。这些残疾人选手能在赛场上展现自我、超越自我,不光是体育竞技,更在心理层面。他们真正代表了奥运的精神,执着、专注、进取,这也是一种大工匠精神,如果这种精神能够弘扬开来,能带动整个社会。
杨华清利用自身工作性质,积极向患者宣传参与冰雪运动给身体带来的好处,推荐适合自身的冰雪运动。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积极向大家介绍如何更科学地参与冰雪运动,冰雪运动可能存在哪些风险、容易造成什么损伤,如果发生损伤了应该如何处理等,使每一位参与冰雪运动的爱好者都能充分了解冰雪运动的相关风险因素,科学防范,保障运动安全。
3月4日上午,以“冬奥之家”为主题的北京冬残奥会火炬接力活动在位于石景山首钢园区内的北京冬奥组委驻地举行。全国先进工作者、冰雪运动推广大使杨华清作为第71棒火炬手参加了火炬接力。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崔峻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崔峻
编辑/耿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