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序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强化重点场所监督检查,守好社区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朝阳区从严从紧落实各项防疫举措,筑牢疫情防护安全屏障。
开展“敲门行动” 织密社区疫情防控网
社区防控是疫情防控的基础环节。朝阳区各社区(村)工作人员、物业管理人员和下沉机关干部密切配合,齐心协力,进一步强化排查和管控,严防死守,筑牢疫情防控“防火墙”,保障居民生命安全。
敲门、问询、登记、宣传疫情防控政策……这是连日来左家庄街道各社区“敲门行动”的常态化工作情景。为切实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社区居民健康安全,左家庄机关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多方力量组成疫情防控小分队,加强社区疫情防控排查。
每到一户,社区工作人员都对居住人口、姓名、联系电话等信息反复确认,确保排查数据精准无误。社区还通过发放、张贴公告、微信群通知等方式,向居民宣传防疫知识及新冠疫苗加强针预约接种事宜。
除了线下“敲门”,各社区还加强线上排查力度。“我们这里有一条下发数据,需要跟您核实一下情况……”在团结湖各社区居委会,“当日派单、当日排查、当日管控、当日核酸”成了大家的排查标准,一台电脑、一部电话、一个座位,成了社区工作人员大数据排查工作的主战场。社区志愿者们也积极参与到各个防疫值守点的日常值守、宣传引导、信息登记、常态巡逻、人员劝导等工作中来,营造群防群控的良好氛围。
结合当前疫情动态,各社区还加大宣传引导力度,通过电子屏、微信群、朋友圈、宣传栏、小喇叭等多种形式向居民科普防疫知识,提醒居民切实做好个人防护。社区工作人员深入辖区门店、超市等检查疫情防控落实情况,叮嘱单位负责人严格遵守防疫政策,增强疫情防控常态化意识,共同筑牢社区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
加强督促检查 筑牢重点场所防控屏障
“三类场所”“七小门店”是疫情防线的重要一环。朝阳区各街乡综合行政执法队加大对商务楼宇、商场、餐馆“三类场所”和“七小门店”的检查,督促社会单位严格落实扫码、测温等疫情防控措施,筑牢疫情防线。
垡头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针对高峰时段商超人流量大的特点,成立“夜查组”和“周末组”,分别在傍晚非工作时段和周末非工作日开展检查,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当场责令整改。“我们发现,大部分商户都能严格落实防疫措施,但还有一些细节没做到位,如消毒记录不全等。”垡头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执法人员介绍,针对发生率高的问题,执法队仔细梳理分析问题发生根源,从源头堵住漏洞。同时,随时进行抽查复查,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劲松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安排执法队员一对一指导商户开展防疫工作,提升辖区商户疫情防控意识与防疫水平;东风地区综合行政执法队持续开展“七小门店”疫情防控检查,检查门店工作人员核酸检测记录,督促工作人员每7天做一次核酸检测;奥园执法队、奥运村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亚运村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加强对冬奥驻地、场馆、沿线及周边地区检查力度,并按照从严从紧的原则,对疫情防控问题突出的单位坚决予以执法公示、曝光、移送,加强警示教育。
温暖“一老一小” 疫苗接种有序进行
朝阳区强化组织谋划,统筹做好“一老一小”群体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加快建立群体免疫屏障。
根据居民实际需求,平房地区“按需定制”,将移动接种点开进村、社区、园区,让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在家门口就可以接种疫苗。“我们在摸排中了解到,社区有200多位接种需求的老人,而且都是白天时间比较方便。因此,我们就上报给乡里,乡里根据我们的需求安排了流动接种点进到社区来。”姚家园东社区党委副书记陆旭说。
记者在平房地区姚家园东社区8号院活动室的接种点看到,接种的多为60岁以上老人。出示个人身份证、登记个人信息、签署知情同意书到接种完成,整个过程只需10分钟左右。
“我今天带着我妈和婶婶过来接种,就在家门口非常方便。”陪同接种的任女士说,两位老人都70多岁了,她自己家里又有小孙女,抽不出时间带老人接种,流动接种点进社区解决了她的问题。
黑庄户地区成立疫苗接种工作志愿服务队,实施“每日汇报”制度,护航“一老一小”人群接种新冠疫苗;平房地区泓鑫家园社区在留观区为勇敢的萌娃们准备手工花礼物,缓解小朋友的紧张情绪;朝外街道专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准备了“疫苗接送专车”,将老人从家门口直接送到疫苗接种点,再送回家中,用贴心、细心的服务让老年人感到温暖的关怀。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泽伟
编辑/毛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