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悦耳动听的响铃响起,32岁的贺潘海从一大片红彤彤的灯笼中闪出身子,连忙接通了电话:“不好意思赵总,我这边太忙了,您把需要的型号在微信发给我,预计后天发货……”
他接完电话的时候,已经是1月4日的半晌午了,从早上6点起床一直忙碌到近10点,他还没顾上吃早饭,“没办法,咱就是靠‘年味儿’吃饭的,现在临近年关太忙了。”
贺潘海是周口市商水县魏集镇党桥村的一名小伙子,2017年以来,他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双重政策激励下,先后创办了灯笼加工厂和电子鞭炮厂,生产红灯笼、中国结、电子鞭炮等“年味儿”产品,不仅带领贫困户脱了贫,现在每年给村民带来的增收总计达100多万元。村民们都开心地说,在喜气洋洋中奔上了小康,在红红火火中增加了收入。
在“年味儿”上做文章,小伙创办加工厂
贺潘海文化水平不高,属于高中肄业。但这位农村走出来的小伙子聪明勤奋,又踏实能干,尽管他家境不错,但他总觉得“闲不住”,想找点事干。
2014年,他在临近春节的时候,从河北批发红灯笼,在老家一带零售,从中寻到了商机。“中国人对春节有根深蒂固的感情,几乎是每一个家庭最重要的团圆时刻,所以大家都讲喜庆中国年嘛,挂上灯笼、贴上对联,年味就来了。”贺潘海说,瞅准灯笼大有市场的前景后,他动身去河北厂家学习。灯笼制作非常简单,就几个步骤,一会儿就学会了,其余的就是靠熟能生巧,提高加工速度。
“学习不要钱,但是我要买人家的原材料。”贺潘海说,2016年,他在自己家创办了“作坊式”灯笼加工厂。说是“厂”,实际上也就是一个加工点,“工人”是全家成员,一年下来收入可以达到10多万元。
2017年,随着脱贫攻坚力度的加大,他在党委政府的帮助下,依托家中原有的加工点,创办了党桥村“巧媳妇工程扶贫车间”。这一年,他优先安置了10多名贫困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做到挣钱、务农、顾家三不误。
在他的生产车间,每天固定上下班的村民有30多人,还有100多人把材料领回家做,他负责上门回收,计件付酬。因为工序简单,很多上年纪的村民也能在家靠加工灯笼挣得收入。
实现自主创新,村民收入直接翻倍
一个普普通通的村级民营加工厂,贺潘海却把它做得如同自己的灯笼产品一样红红火火。就在2019年底,他又引入了另一个“年味儿”颇浓的产品——电子鞭炮。
“当时,全国很多地方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电子鞭炮就成了大家过年首选的产品。”贺潘海说,他带领村民去广东中山等地学技术、搞观摩,回来时就带了很多半成品,开始进行组装加工。
而最大的飞跃出现在2021年。这一年,他和电子产品厂的一位朋友一起,以年薪20多万元的报酬,“引进”了一位电脑程序员,负责自主研发电子鞭炮的主板。“以前都是用人家的主板,声音效果、仿真效果都不是太好,现在我们聘请了自己的工程师,根据各地放炮习惯的不同,设计新的、更好的产品。”虽然自身文化水平不高,但讲起科技创新和核心竞争力,贺潘海头头是道。
工程师果然不负众望,通过编程制作主板、写芯片程序以及做开发方案,很快就做出了声、光、电效果俱佳的新型电子鞭炮。昨日上午,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前去贺潘海的车间采访时看到,工人们正在操作台上一片忙碌,因为需要出厂调试,噼里啪啦的仿真鞭炮声此起彼伏,现场的“年味儿”浓郁。
40岁的李荣先既是一位农民,也是一位工人。忙时下田务农,闲时进厂做工,她在贺潘海的加工厂半年的收入就可以达到1.8万元左右。“因为咱这些产品都是适合过年使用,订单下半年多,所以村民们每年也就在这儿干半年时间。”贺潘海说。
“每天和厂里的姐妹们说说笑笑就把钱挣了,还能照顾上学的两个孩子,我感到挺满足的。”李荣先一边忙着组合电子鞭炮,一边向记者讲述她的幸福。
另一位66岁的老人魏美荣也是厂里的工人,别看年岁已高,但这位老大娘每加工一个灯笼可以收入4毛钱,一天下来能挣五六十元。“月月挣得吃不完,不给子女要钱加负担,主要是这活干着也不累人,比下地割麦掰玉米轻松多了。”老大娘高兴地说。
贺潘海告诉记者,实现自主科技研发创新后,电子鞭炮这一产品备受青睐,目前供不应求,村民的收入也相应增长,较过去翻了一倍。“现在我这个厂子里,每年保守估计,也给100多名村民增加收入100多万元,人均增收1万元是没啥问题的。”小贺很自豪,也很欣慰。
4日中午,一辆辆货车源源不断地把红灯笼、电子鞭炮、中国结运出,销往全国各地。党桥村的村民们用自己的双手谋划着自己的幸福,也装扮着更多家庭的中国年。
文/于扬 李玉坤 郭磊
编辑/倪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