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4日),由北京市交通委、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和河北省交通运输厅联合编制的《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白皮书(2014-2020年)》发布,全面梳理了七年来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成果。7年来,“轨道上的京津冀”不断提速,相邻城市间铁路1.5小时通达,京雄津保“1小时交通圈”形成。
相邻城市间铁路1.5小时通达
交通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率先突破的三个重点领域之一。七年来,京津冀交通一体化从“蓝图”变“现实”,协同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区域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三地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四横、四纵、一环”的京津冀网络化综合运输通道格局基本形成。
“轨道上的京津冀”提速,区域国家干线铁路建设持续完善,城际铁路建设也加快推进,相邻城市间基本实现铁路1.5小时通达,京雄津保“1小时交通圈”已经形成。截至2020年底,京津冀区域营运性铁路总里程达10480公里,较2014年增长33.6%。同时,市郊铁路发展也实现重大突破,地铁建设力度继续加大,轨道交通网络进一步织补、加密、优化。截至去年底,北京已开通市郊铁路共400公里,轨道交通线网里程达727公里,七年来增加了200公里,城市绿色交通出行比例连年上升。
公路交通网方面,“单中心、放射状”的路网结构得到有效改善。京台、京昆、津石、大兴国际机场高速等多条高速建成通车。截至2020年底,京津冀高速公路总里程达10307公里,较2014年增长29.2%,有效形成了缓解北京过境交通压力的首都地区环线通道,同时也缩短了区域各城市间的互通时间。三地累计打通待贯通路、瓶颈路共计2005公里,国高网首都放射线路段全部打通。
航空枢纽方面,“双核两翼多节点”的京津冀机场群布局完成,大兴国际机场等9个京津冀规划机场全部投用,京冀共建共管的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建设全面启动。机场陆侧交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京津石四大机场均已开通城市轨道交通快线,枢纽机场与轨道交通联通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正在不断形成。
三地“人畅其行、物畅其流”
七年来,京津冀区域交通基本实现“人畅其行、物畅其流”,交通一体化服务质量全面提高。交通智能化方面,三地出行信息纳入“出行云”平台并向社会开放。京津冀交通“一卡通”不断推广使用,并与全国288个城市互联互通。北京轨道交通乘车二维码实现与天津、上海等5座城市互联互通。省级客运联网售票系统投用。截至去年底,三省市共计169个二级及以上客运站均可提供跨省(市)内联网售票、改退签和快捷乘车等功能。
轨道交通“四网融合”不断发展。北京清河站、北京西站和天津站等铁路站已实现铁路与城市轨道信息共享、安检互认;北京站、天津站等多个铁路站实现高铁与市郊铁路、城市轨道便捷换乘。跨省客运服务水平日益提升,北京已实现38条跨省公交线路常态化运营,日均客运量约27万人次,支撑环京地区居民日常和通勤出行。三地合力完成平谷至遵化、蓟州等6条客运班线的公交化改造,沿途40余个村庄、8万余人受益。
服务“两翼”项目加快推进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服务河北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两翼”发展,取得突出成效。城市副中心交通方面,市郊铁路副中心线开通并已东延至乔庄东站、西延至良乡站,地铁7号线东延、八通线南延等工程顺利完工,广渠路等快速路延伸至城市副中心,东六环路改造工程加快推进,总计新建或改扩建道路设施超250公里。持续优化公交线路,开工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基本构建起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城市副中心综合交通体系。轨道交通平谷线、密涿京沪高速公路联络线、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全线绕出北京等项目加快推进,进一步促进通州与北三县互联互通。北京至雄安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京雄城际铁路全线贯通,打造中国智能化高铁建设“新标杆”;雄安新区至大兴国际机场快线等项目前期工作开展顺利。
目前,冬奥会配套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基本建设完成,京张高铁、京礼高速相继建成,北京市郊铁路S2线和延庆综合交通服务中心投入运营,京银路大修、松闫路改造和小大路改建等工程均已完工。冬奥会交通运输服务保障任务正在按节点有力有序推进。大兴国际机场方面,“五纵两横”的基础交通设施网络基本成型。
“十四五”时期,京津冀将继续以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建设为重点,加快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世界一流智慧绿色港口,为加快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提供交通支撑。
来源/北京日报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