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5年内基础教育新增438万个公办学位!
南方+客户端 2021-09-19 07:13

在实现本科高校、高职院校21个地市全覆盖后,广东教育的新发力点在哪里?要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今天,广东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印发广东省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力争用15年时间,解决全省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建成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全省基础教育办学质量和综合实力跨入国内先进地区行列。

这也意味着,广东基础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跨入国内先进地区行列,有了清晰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基础教育发展是 “一把手工程”

基础教育是教育的基石,政府重视、加大投入是办好基础教育的关键因素。未来,全省市县政府要将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列为“一把手工程”。

《通知》明确,调整优化省市县政府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责任分工,明确不同层级政府责任。

其中,优化完善高等教育省市两级办学、以省为主的办学体制,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现有高校办学体制统筹调整为省属,健全以地市为主统筹中职教育、以省为主统筹高职教育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而办好基础教育的主体责任在市县。

市县政府要集中财力和资源办好基础教育,推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逐步建立以市为主的普通高中统筹管理体制,县级政府统筹县域内基础教育发展,主要落实管理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的主体责任。

市县政府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履行政治担当责任、决策部署责任、推进落实责任、问题整改责任、发展效果责任,市县政府常务会议要定期专题研究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市县政府主要领导年终述职必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

用好考核“指挥棒”,能更好地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通知》提出,在进行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时,要将全省划分为两个考核区域:珠三角地区和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前者的考核以加快公办优质学位供给为重点;后者将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

该考核评价是市县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果列入对市县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考核评价成绩,并作为市县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对落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加快公办优质学位供给不力的市县政府及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

5年内新增438万个公办学位

增加优质公办学位,让孩子们在家门口上好学,是广东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发力方向。

《通知》明确,到 2025 年广东新增基础教育公办学位438万个,其中幼儿园33万个、义务教育375万个、普通高中30万个。到2035年,公办优质学位大幅增加,学校布局科学合理,有效解决“城镇挤”问题,中小学幼儿园办学水平明显提升,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需求。

随着“三孩”入学潮到来,人口流入数量增多,精准测算学位需求和科学编制建设规划尤为重要。

基础教育新增438 万个公办学位任务,将分解到21个地级以上市。学位建设任务数为约束性指标,地市新增公办学位总数原则上不少于省下达的学位建设任务数。

其中,珠三角需增加公办学位323.96万个,广州、深圳、东莞名列前三,分别为75.99、67.63和57.65万个。粤东西北需增加114.13万个,汕头、揭阳、湛江名列前三,分别为16.46、15.76和15.23万个。

新增公办学位,意味着要增加学校用地和办学空间。

《通知》提出,全省加强教育建设用地统筹,对新增学位需求较大的地市调增一批建设用地规模,专项用于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建立公办学位供给与商住用地开发、城市更新的联动机制,没有按照规划要求预留教育设施用地的居住建设项目,原则上不予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

基础教育的学位建设等事宜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办理时间,落实并联审批、“一网通办”、告知承诺制、联合审图、联合验收等改革措施,加快办理学校基本建设审批事项。

新增公办学位,对孩子来说,有什么利好?

《通知》提出,鼓励和支持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地市扩大普通高中招生规模。重点增加珠三角地区及粤东粤西粤北中心区域等人口流入地学位供给。

教育行家里手管教育办教育

办好基础教育,要有懂教育的行家里手。

《通知》明确,全省市县党委政府要选优配强教育局长和校长,切实让懂教育的行家里手管教育、抓教育,并强化教育局长培养培训,不断提升其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选配的中小学校长应当具备教育工作经历或相应专业背景及相应的任职条件和资格。

新任职中小学校长需要具备哪些“硬件”?

《通知》要求,新任职校长原则上应有5年以上一线教学经历,具有中级以上教师职称(其中高中校长应具备高级以上教师职称),并有3年以上教育管理的工作经历。

符合条件的教师和教研员,也有更多的机会。热爱教育事业、政治过硬、品德高尚、公正廉洁、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管理能力、业务精湛的教师和教研员,将被选拔到校长岗位上,以进一步改善和优化校长队伍素质结构。

同时要提升校长的办学治校能力。建立校长全员轮训制度,每名校长每5年应接受不少于450学时的培训。建立校长听课评课制度,提升校长指导教育教学的能力,每名校长平均每周应听课评课不少于2课时,每学期不少于40课时。

要推进校长职级制度改革。完善校长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推动校长绩效工资总量在学校绩效工资总量外单列核定,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保障,有条件的地区或单位,探索实行校长协议工资、年薪制等分配方式。实行任期目标管理制度,在同一岗位连续任职一般不超过十二年。

《通知》还要求,要建立中青年校长和后备校长培养制度,建立完善后备校长人才库,将符合条件的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或管理人员充实入库,新任校长主要从人才库中择优选拔。

教师水平要稳居国内先进地区行列

办好基础教育还要有高水平师资队伍。

《通知》要求,广东将实施“新强师工程”,到2035年建立符合教育规律的教师发展体系,全省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稳居国内先进地区行列。

教师学历进一步提升,到2025年幼儿园专任教师大专以上学历比例达到 93%,小学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达到 83%,初中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达到96%,高中阶段学校教师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比例达到22%。普通高中和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学历层次全员达到本科以上,幼儿园园长学历层次全员达到专科以上。

高水平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平均每年新增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名师、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省级名教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等基础教育拔尖人才600名左右。市县级骨干教师队伍占当地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10%,并培育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名教师、名校长、名教研员。

教学研究是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通知》明确,省、市、县三级教研机构(教师发展机构)应配齐所有学科专职教研员。鼓励从优秀一线教师中选拔任用专兼职教研员,专职教研员原则上应有6年以上教学工作经历、具有高级以上教师职称或研究生学历。

同时,建立健全广东特色“教研训一体化”教研员能力提升研修体系,健全教研员全员培训和3年一周期教研能力提升研修制度,每位教研员每年接受培训累计不少于 90 学时。

省、市、县教研机构(教师发展机构)教研员每年深入学校开展教学指导分别不少于40、60、80天,深入课堂开展听课评课分别不少于40、60、80节,开设县级以上公开课、示范课或专题讲座每年不少于5次。

建立专职教研员定期到中小学任教制度,教研员在岗工作满5年后,原则上要到中小学校从事1年以上教育教学工作。

《通知》还提出进一步推进广东“新师范”建设,鼓励高水平综合大学成立教师教育学院,扩大师范类院校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等紧缺学科专业招生规模,扩大教育硕士招生规模,新增研究生招生指标向教育硕士、教育博士倾斜。

全口径全方位融入式帮扶粤东西北

和区域发展一样,广东基础教育发展也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现象。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全省一盘棋统筹,全口径全方位融入式帮扶的创新举措呼之欲出。

《通知》明确,全面整合珠三角地区市、县(市、区,包括东莞市和中山市的镇街) 和教研机构(教师发展机构)、高等学校的优质资源,以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含惠州市、江门市、肇庆市的欠发达县)的乡镇中小学校(含幼儿园)为重点帮扶对象,推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基础教育加快发展,实现全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其中,珠三角6市与粤东粤西粤北15市(含肇庆、江门、惠州)结对,建立15对市级结对帮扶关系。珠三角地区各县(含东莞市、中山市的镇街)与粤东粤西粤北84县(含肇庆4个县、江门3个县、惠州3个县)结对,建立84对县级结对帮扶关系。

15对师范类院校与粤东粤西粤北地市的结对帮扶关系。140所非师范类院校与粤东粤西粤北15市84县结对,建立140对非师范类院校与粤东粤西粤北市县的结对帮扶关系。

在市、县两级结对帮扶的基础上,建立99对珠三角地区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教研机构(教师发展机构)之间的结对帮扶关系。每个帮扶周期内确定1000对左右的结对帮扶学校。

全口径全方位融入式帮扶,重点完成什么任务?

《通知》明确,支援方要帮助受援方培养优秀中小学校长,培养名优骨干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能力素质,并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完善市、县、校三级教研体系。令人期待的是,珠三角地区的名校资源,将更多地辐射到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为此《通知》提出,推动支援地区优质学校、教育集团与受援地区加强合作,开展集团化办学。

鼓励支援地区优质学校以联合办学、委托代管等方式,与受援地区的乡镇中心学校、薄弱学校、新建学校组建新型教育集团,在受援地区建设一批种子学校、中心学校、示范学校,扩大受援地区的优质基础教育资源。支持高等学校、教研机构(教师发展机构)在受援地区举办附属中小学校或幼儿园。

此次结对帮扶工作期限为2021—2035年,分三轮实施,每5年为一轮。到第三轮帮扶结束时,全省基础教育整体质量位居全国前列,基本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

文/吴少敏 黄锦辉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教育部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行动 实施负面清单管理为办学治校立标尺明规矩
法治日报 2024-05-21
明确三项规范整治重点 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来了
光明日报 2024-05-15
北京经开区三课程获评2023年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
亦城时报 2024-04-12
广州去年新增基础教育公办学位8.72万个 推动1-8年级人工智能教育全面普及
广州日报 2024-01-12
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研讨会在沪举行
光明日报 2023-11-05
以减量发展范式切实提升育人质量 第三届北京市基础教育发展论坛举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31
首届基础教育卓越教师创新发展学术年会举办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10-29
中国教育学会首届基础教育卓越教师创新发展学术年会在朝阳举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2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