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残历碑的设计灵感从何处来?听听设计者贺中令怎么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9-18 19:52

2021年9月18日上午,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在辽宁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残历碑前广场举行。残历碑的造型像一部史书,意象中蕴有山河破碎的历史感,引人深思,发人深省。

就在“九一八”事变爆发九十周年前夕,军旅作家胡世宗特别采访了残历碑的设计者贺中令先生,听他讲述了创作灵感。

视频截图: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现场

以两块朽木化石为雏形,残历碑模型获好评

胡世宗,最广为人知的标签是歌手胡海泉父亲,而他真正的身份是作家、诗人,创作出版《战争与和平的咏叹调》《我忆克家》及972万字的《胡世宗日记》等作品近70部。

作为沈阳籍的军旅作家,每当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到来之际,胡世宗都要前往“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他特别要在那幢设计别致、造型独特、高大庄严的“残历碑”前默默地站立,沉思良久。

作家胡世宗(左)和艺术家贺中令(右)

这是一个高18米,宽32米,厚11米的“台历”式石碑。自1991年诞生起,它就永久地矗立在这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地。

“残历碑”上记载着:“夜十时许,日军自爆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遂攻占北大营。我东北将士在不抵抗命令下忍痛撤退,国难降临,人民奋起抗争。”

这块“残历碑”的设计者贺中令先生,是鲁迅美术学院教授,也是中国当代著名雕塑家。贺中令退休后住在远离城市喧嚣的大山里,就此过着田园生活的他,依旧沉浸在雕塑艺术的世界里。就在这“九一八”事变爆发九十周年前夕,胡世宗自驾车一个多小时赶到贺中令的住处,听他聊起与“残历碑”的缘分。

那是1964年,贺中令从鲁迅美术学院毕业,被分配到沈阳园林处从事造园工作,期间他去辽西“北漂”时,意外地发现了两块木化石,这是一万年前地壳变动埋在地层下的两段朽木化石,有虫蛀的孔洞和破碎的年轻层岩。当时他只觉得眼前一亮:这两块化石就像一部史书,仿佛蕴藏着山河破碎的历史感。

1981年,贺中令用两条上了锈的铁环将这两块化石穿连起来,并请人查找到1931年9月18日当日台历的台面。冥冥中,历史竟与他的木化石蕴含的意象巧妙地吻合了,残历碑的雏型就是这样产生的。

后来,贺中令用石膏做成了与这个残历碑面貌酷似的建筑模型,入选了首届全国城市雕塑方案展,深获好评。

否决石砖上镌刻自己名字的方案

著名雕塑艺术家吴为山曾评价说:“贺中令的‘九·一八’残历碑以巨大的翻开的日历造型,凝固了历史时刻,以寓‘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是纪念碑形式的创新,更是创作思维的飞跃。”

1991年,以《八女投江》巨幅国画作品名世的画家、政协委员王盛烈在辽宁省“两会”上提出的“为九一八事变建馆”的提案被采纳,贺中令的“残历碑”在征集来的62个方案中拔得头筹,并在3个月的时间里神速地兑现。在事变发生地,一幢既是碑又是馆“碑馆合一”的令世人瞩目的极有思想和艺术含量的“残历碑”,从此坐落在了沈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成为这座城市一个新地标。

“采访中,大我八岁的贺中令先生给我看了他最初的设计草图,包括‘残历碑’上的全部文字,大都兑现在这个成品上了,这让他感到无比的欣慰。只是碑后面有两块光滑的石砖,原本是为把他这个设计者的名字镌刻上的,被他坚决地否定掉了。他说刻我的名字没有必要,刻我的名字就冲淡主题了。”胡世宗向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介绍道。

贺中令还对他说,“这不像一个小作品可以签个名;这个题材太大,有太多的人参加到原创和制作中来了。你看北京天安门广场巍峨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那些前辈雕塑家,哪个把名字留在上面了?没有嘛。这两块石砖到最后仍是空白无字的。”

胡世宗望着眼前身体健朗、思维清晰,且谈吐侃快的贺中令先生,又想起他伫立在被专家称为“雕塑艺术史上的杰作”的“残历碑”前的那种深刻的感觉:我们是不可征服、不可战胜的英雄的中华民族,我们这片土地上有无数可歌可泣的人,我们一定要、也一定能——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微信图片_20210918185529.jpg

贺中令雕塑作品

贺中令还带胡世宗参观了他的另外一些雕塑草稿,已是86岁高龄的他,从未停止过对雕塑的创作。临别时,贺中令将自家种的玉米、花生、毛豆和十余样青蔬装了一箩筐,送给了胡世宗。在车窗后视镜里看到贺中令向他挥手作别的身影,胡世宗的心里对这位老艺术家充满了感激之情。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
编辑/乔颖

相关阅读
九一八事变爆发93周年 沈阳举行撞钟鸣警仪式
央视 2024-09-18
9月19日早读 | 你不能错过的新闻都在这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19
勿忘国耻 缅怀先烈!社会各界群众举行撞钟鸣警仪式
央视新闻 2023-09-18
勿忘国耻 缅怀先烈!社会各界群众举行撞钟鸣警仪式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9-18
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在沈阳举行
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3-09-18
五塔寺半截残碑,见证清初名将与末代帝师的跨时空交会
北京日报副刊 2023-09-07
平谷七旬老人捐赠金代茔记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2-18
艺术节进乡村,“外来和尚”如何念好经?
北青艺评 2023-02-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