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成为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近年来,因个人信息泄露而引发的案件和烦扰越来越多,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此前,《民法典》《电子商务法》《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个人信息保护作出了相关规定,而《未成年人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从专业角度出发规范特定人群的个人信息保护。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简称《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出台,是国内首部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的专门性立法,确立了个人信息保护的基础性制度,提升了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系统性。
我们可以看到,《个人信息保护法》中的法律条款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应用程序过度收集个人信息、一揽子授权、强制同意、大数据“杀熟”……这些让人们不胜其扰甚至反感的行为将会受到法律制约,互联网“任性”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最近相关部门正在加大力度治理各类APP违法收集个人信息,效果明显。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在即,打击违法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将迎来新的局面。
但法律的实施还要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真正彰显法律的权威,让全体社会成员敬畏法律,不敢违法。这需要政府、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多部门的协调配合,也需要全体互联网用户的维权意识提升和积极维权的行动。
不少人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惩治各类APP只是政府相关部门的事情。其实不然,无论是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还是大数据“杀熟”,抑或是其他行为,最终损害的都是互联网用户的切身利益,包括金钱、名誉等。但是,由于诉讼时间长、成本高等原因,鲜有个人信息被侵犯的用户拿起法律武器进行维权,这也是导致众多APP敢明目张胆收集个人信息的原因之一。
《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出台与实施是一个契机,应该做好普法宣传,鼓励个人在遇到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大数据“杀熟”等侵犯个人权益的情况时,学会并敢于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不能再“忍气吞声”。
除了敢于维权,还要树立保护个人信息的意识。比如在网络购物时要谨慎填写个人信息,尤其涉及个人身份、工作、地址等敏感信息,要了解清楚后再决定是否填写;在公共电脑上登录个人账户,一定要清理痕迹;在使用APP前要查看相关公告,避免一些个人信息被泄露……
不可否认的是,个人维权确实面临着很多困难:不清楚信息何时被收集、难以固定证据、维权成本高昂等。这些都需要政府、社会和相关企业建立健全相应制度,提供技术、法律支持等,帮助个人用户顺利维权,共同营造保护个人信息的法治环境。
文/张一琪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