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北京将持续改善外商投资环境 率先形成外商投资的“强磁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9-08 17:34

今日(9月8日),市发改委副主任戴颖在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十四五”规划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时期,北京市将持续改善外商投资环境,重点推行准入、促进、管理、保护多位一体的外商投资服务机制,率先形成外商投资的“强磁场”。

“十四五”时期,本市将围绕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借助国家签署的一系列贸易投资协定优势,把握国家支持北京“两区”、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机遇,率先打造开放、包容、透明、可预期的投资贸易环境,从促进国际投资和对外贸易发展2个维度,提出14项配套制度机制和52项改革措施,大幅提升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

在健全外商投资促进机制方面下更大功夫,建立专业化国际招商团队,打造“首都之窗”国际版外商投资服务平台,编制和公布外商投资指引等,为外资企业创造最优在京发展条件。

一是率先建设京津冀陆海“一港通”,进一步压缩区域内货物通关时间、节约通关成本。今年3月,北京、天津海关联合试点推出“监管产装、抵港直装”出口通关模式,北京出口生产型企业在工厂内进行监管产装操作并提前报关后,货物运抵天津即可享受抵港直装的便利化措施,成为“一港通”改革的先行实践。

二是率先打造“无感化通关”先行示范区,为人员进出境提供便捷高效通关服务。

三是率先建设北京空港贸易联盟链,对标一流为企业提供空港跨境贸易技术和服务,打造跨境贸易信息服务枢纽。

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探索自贸试验区体制机制创新,发挥自贸试验区开放制高点、创新先行者的引领示范效应。探索“极简准营”,对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中具有强制性标准的领域,原则上改许可和审批为备案;实施“高效监管”,创新提出“最多查两次”监管模式,探索对信用好、风险低的企业实施一年最多“一次普查+一次抽查”的联合监管;提供“最优服务”,率先实现政务服务事项100%“全程网办”,积极推进京津冀自贸试验区政务服务“同事同标”。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蔺丽爽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商务部:修订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中新经纬 2024-10-23
陆续出台配套政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多地加速打造外商投资新热土
经济日报 2024-06-23
中国仍是外商投资的热土
新华社 2023-10-28
持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经济日报 2023-07-14
政府工作报告丨我国持续成为外商投资兴业的热土
新华社 2023-03-05
政府工作报告:我国持续成为外商投资兴业的热土
新华社微博 2023-03-05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优化投资环境 扩大外商投资增量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10-25
外商投资环境持续优化
经济日报 2022-05-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