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富,先修路”,这句俗语同样适用于近些年崛起的中国高铁。
2021年6月30日,京沪高铁开通运营10周年,这条连接北京与上海的高速铁路,是世界一次性建成线路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是2016年修订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之一,也联通着“京津冀鲁皖苏沪”四省三市,将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世界级城市群紧紧联系在一起。
从“泉城”山东济南,到“五省通衢”江苏徐州,再到“六朝古都”南京,沿线一座座高铁新城的“拔地而起”,一张张高铁辐射网的蔓延扩大,旅游要素源源不断地导入。近日,澎湃新闻记者跟随京沪高铁复兴号列车一路南下,走访多个城市,解析京沪高铁这条大动脉给沿线带来的城市面貌和经济发展的“变革密码”。
京沪高铁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严佐魁表示,京沪高铁让沿线地区共享人才流、技术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带来的繁荣富足。比如,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速技术、产业、资本等生产要素从京津沪等大城市向沿线地区转移扩散,实现地区专业化分工,同时带动了沿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沿线许多城市以高铁为依托,建设高铁经济带、高铁新城、高铁新区,重构了城市版图。
从“荒山杂草”到“高铁新城”
徐州东站,京沪高铁七大中心高铁枢纽站之一,位于徐州城区东约8公里,旅客在徐州东买张高铁票,三小时即可到达北京或上海。
徐州站副站长许宁,从头到尾完整参与了徐州东站的建设,“徐州东站的地理位置十几年前是一片荒山,长满了杂草,四周都没什么人烟。京沪高铁开通后,围绕着徐州东站为中心,道路宽了,楼高了,一座高铁新城可以说是拔地而起。京沪高铁不仅给旅客带来了出行的便利,也给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动力。”
近年来,徐州空间发展遵循“东进南扩”的发展战略,伴随着徐州城市发展不断外溢的影响,东区变成了徐州发展受益的区域之一。徐州以31.67平方公里高铁商务新城建设为核心,围绕枢纽新城、产业新城、特色新城、生态新城“四个新城”定位,规划建设了金龙湖片区、数字未来城片区、东湖—大湖片区等功能区,进一步深化“产、城、人、文、景”融合发展,着力打造服务淮海经济区的“开放引领芯枢纽、数字经济示范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地、产城融合新样板”。
许宁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徐州东站刚开通当年,日均发送旅客只有7400人,每天开行79对列车,停站办客的列车93列,到今天,日均旅客达到4万人,旅客人数增加了4.4倍,徐州东站京沪场开行180.5对列车,停站办客311列,列车增加了2.3倍。
与徐州类似的还有济南西站,该站所在的济南槐荫区人口十年前还不足30万,目前已经突破70万。
据介绍,济南市围绕济南西站周边,积极推进高铁新城建设,发展枢纽经济,先后建设了省会大剧院、济南新三馆,着力打造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该片区正在成长为区域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加速汇集的高铁新城。
济南市槐荫区发改局局长王东表示,十年来,在京沪高铁的带动下,全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综合实力实现跨越提升,京沪高铁正将槐荫新城打造成为济南的活力副中心。
在山东省发改委基础设施发展处二级调研员孙学文看来,京沪高铁已成为沿线城镇化建设的“助推器”。孙学文介绍,山东泰安市依托泰安西站,规划建设泰安高铁新区,加快城镇化进程,城镇化率由2011年的51.42%提高到2020年的63.92%。枣庄等沿线各市,依托京沪高铁重要站场,高水平、高标准打造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实施高铁新城、高铁新区建设。
区域辐射网逐步扩大
高铁的开通使徐州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得到强化,区域辐射带动能力持续增强。
数据显示,2020年徐州东站年旅客发送量1123万人次,是2011年137万人次的8.2倍,实现了对徐州站的反超。
徐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王浩向记者表示,京沪高铁建成通车后,徐州还陆续实施了郑徐客专、徐宿淮盐铁路、徐连高铁等项目建设,目前徐州铁路总里程达到787.5公里,其中高铁里程391.3公里、普铁里程396.2公里,客货运枢纽能级也实现了持续提升。
这样的促进作用也体现在了徐州市的发展上。高速、大容量、集约型的城际高铁,作为城市群内部城市之间联系的重要纽带,既缩小了城市群的空间范围,也扩大了城市群人口的流动范围,使得淮海经济区城市间的联系协作进一步强化。
王浩表示,京沪高铁的开通运营后,徐州与南京、郑州、济南、合肥4个省会城市构成“1小时城市圈”,3小时可到达北京、西安、武汉、上海、杭州5个大都市,高铁通达25个省180多个城市,有力巩固了徐州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在京沪高铁的带动下,大量周边城市居民来徐旅游、购物、就医、就业、购房,徐州区域辐射带动能力持续增强。
掌握京沪高铁开通的先机,以此为基础建造城际高铁,多地试图通过“米字型”高铁网,进一步增强通达能力,提高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圈。
孙学文表示,山东以京沪高铁为主骨架,着力构建“四横六纵”现代化高铁网,先后建成了济南至青岛、青岛至盐城、日照至曲阜、潍坊至莱西等高铁项目,省内高铁实现了成环运行,目前全省高铁运营里程达到2110公里。
“目前,鲁南高铁曲阜至菏泽、菏泽至兰考、济南至莱芜、潍坊至烟台等项目加快建设,雄商高铁、京沪高铁辅助通道等项目计划今年开工。”孙学文谈道,山东省高速铁路网正逐步完善,与京津冀、长三角、黄河流域等国家重要经济区沟通联系更加便捷,山东半岛城市群内部联系更加顺畅。
“目前济南的1.5小时高铁朋友圈可覆盖4.1亿人口,每天有300多个高铁车次直达全国254个城市。”济南市发改委党组成员郭永桂称,济南已成为联通南北、承东启西的关键枢纽节点。
产业发展“快车道”
地方产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交通能级的提升,更少不了产业要素的集聚。
京沪高铁线上的江苏南京雨花台区,中国(南京)软件园也将在一个多月后迎来自己的10周岁生日。2011年,雨花台区依托京沪高铁建成通车与南京南站加速发展的“天时地利”,开始打造中国(南京)软件谷。十年来,中国(南京)软件谷已经成为聚焦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千亿级软件产业基地”。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南京)软件谷实现了软件业务收入2170亿元,占南京市比重36%、江苏省比重21%。目前软件谷汇集企业3142家,其中世界500强及世界软件百强企业18家,从业人员超30万人。
南京市雨花台区常务副区长凌向前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尽管互联网时代越来越依靠线上信息的交流与融合,但最终也需要物质生产要素落地。京沪高铁和南京南站恰恰起到了更高效、更便捷地将线上交流融合落地的作用。
目前雨花台区聚集了以华为、中兴、中电十四所等平台型大企业为代表的700多家高新企业、3000多家软件公司,走出来一批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凌向前表示,新物种企业的涌现除了产业链的集聚要素外,无不都与京沪高铁南京南站的便利交通条件息息相关。
除了吸引产业的落地,京沪高铁的便捷性则为当地旅游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流。
山东曲阜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郭海涛表示,10年来,曲阜A级旅游景区从5家发展到12家,旅行社增加到47家,省旅游强镇8家、旅游特色村17个。尼山圣境、孔子博物馆建成运营,与孔子研究院形成“新三孔”,成为山东省文化旅游新地标。
“在高铁开通前,曲阜市研学旅游主要是静态观瞻为主,高铁开通后曲阜涌现出了儒源、儒家、书香曲阜等10多家研学旅游基地,设计研发出近百项研学课程和产品。”郭海涛说,2019年,曲阜市游客接待突破800万人次。其中研学旅游接待超过150万人次,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也从10年前的0.5天增加到现在的1.4天,成功实现了曲阜“半日游”到“过夜游”的转变。
来源/澎湃新闻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