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纱巾是大妈专属?那可是明代士人的“潮流单品”!
北京晚报 2021-06-08 16:51

在古代科举中,考生的衣着有相关规定,无论是在学校(国子监、府学)读书,还是日常生活,包括参加科举考试,着装都不能随意为之。

士人在中国古代是个特殊阶层,可民可官。介于官与民之间,在没有考取功名前,是民;一旦科举高中,就可以入仕为官。按照惯例,士人还没有进入仕途时,只能穿白袍。《唐音癸签》有云:“举子麻衣通刺称乡贡”,麻衣就是白衣,因此,通常称未有功名的士人为白衣公卿。

明代士人服饰,头戴四方平定巾

明代的服饰制度,对官民界限非常严格,不过给予读书人以优惠和重视。明太祖朱元璋与马皇后都很重视举子的服饰,在他们的过问下,“三易其制”,制定士人举子的服饰,与庶民、官员相区别。《明史·舆服志三》记载:“洪武三年令士人戴四方平定巾。二十三年定儒士、生员衣,自领至裳,去地一寸,袖长过手,复回不及肘三寸。二十四年,以士人巾服,无异吏胥,宜甄别之,令工部制式以进。太祖亲视,乃三易乃定。”

《明史·舆服志》记载:明代的生员服饰专用襕衫,用玉色布绢制作,宽袖皂缘。襕衫是生员的礼服,祭孔、祭祖、见官、赴宴等正式场合下穿着,平时着便服。洪武末年,又许生员戴遮阳帽,也叫古笠,唐代称之为席帽。明代才子唐寅的一幅画像中,他身穿襕衫,头戴的便是遮阳帽。

明代生员平时多戴四方平定巾,搭配各色花素的绸、纱、绫、缎道袍。贫困者,冬天用紫花细布或白布为袍,富裕者冬天用大绒茧绸,夏天用细葛为袍。

值得一提的是,明代男子服饰中,巾子的款式最多,变化最大,士人也极为喜欢用巾。因为巾子简易、随意,最能彰显文人士子的风流倜傥、洒脱性格。

士人中流行戴巾,由此成为一种时尚潮流,以致明代的巾子是历代品种最多,个性最为鲜明的。明人顾起元《客座赘言》记载:“士大夫所戴,其名甚多,有汉巾、晋巾、唐巾、诸葛巾、纯阳巾、东坡巾、阳明巾、九华巾、玉台巾、逍遥巾、纱帽巾、华阳巾、四开巾、勇巾。巾之上或缀以玉结子、玉花瓶,侧缀以二大玉环。”

士子中最常见的是四方平定巾,明代《三才图会》述其来源谓:“方巾,此即古所谓‘角巾’,相传国初服此,取四方平定之意。”

除此之外还有儒巾,它是明代士人所戴的软帽,制如方巾,前高后低,初为举人未第者所服,后不分举、贡、监、生,均可戴之。

阳明巾,明代士人所戴的一种便帽,相传于浙江绍兴会稽山下阳明洞创立“阳明学派”的名儒王阳明曾戴此巾,故而得名,它流行于隆庆、万历年间。

东坡巾,以乌纱为之,制为双层,前后左右各折一角,相传为苏东坡首戴此巾,故名。元明时期较为流行。

浩然巾,以黑色布缎为之,形如风帽,相传唐代孟浩然常戴此帽御寒,故名。明清时期较为流行,通常用于文人逸士。《儒林外史》第二十四回:“只见外面又走进一个人来,头戴浩然巾,身穿酱色绸直裰,脚下粉底皂靴,手执龙头拐杖,走了进来。”

当士子参加科举,获得进士出身后,服饰就发生了变化。进士排名出来后,皇帝向状元赐服,状元谢恩后,则换穿进士服。《明史·舆服志》记载:“状元冠二梁,绯罗圆领,白绢中单,锦绶,蔽膝,纱帽……皆御前颁赐,上表谢恩日服之。”

进士还要佩戴专门的进士巾,此巾“如乌纱帽,顶微平,展角阔寸余。长五寸许,系以垂带,皂纱为之……廷试后颁发于国子监,传胪日服之。上表谢恩后,谒先师行释菜礼毕,始易常服,其巾袍仍送国子监藏之。”

所谓释菜礼,就是易冠服,俗称释褐,意味着士子从此脱平民之身。新晋进士在祭拜至圣先师孔子之后,进士服要换下来,送国子监收藏。换言之,进士服不是常服,只是在特定时穿着。

中进士后,都会授予官职。明代,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官阶从六品;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官阶正七品。《明史·选举志》记载:“二、三甲考选庶吉士者,皆为翰林官。其他或授给事、御史、主事、中书、行人、评事、太常、国子博士,或授府推官、知州、知县等官。”这时,他们的身份发生了变化,都要改换对应品级的官服。

原标题:明代士人所戴方巾款式多

文/黄强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贺梦禹

相关阅读
专栏|会馆之约与古代行乡约文化一脉相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08
专栏|会馆之约与古代行乡约文化一脉相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08
历史|宋朝足球运动是怎么没落的?
我们都爱宋朝 2024-09-14
历史|唐代诗人是如何写青楼的?
凤凰网读书 2024-06-28
历史|细说宋朝的“高考”(一)
我们都爱宋朝 2024-06-08
感悟|一个人的觉悟,来源于他走过的路
儒风大家 2024-05-11
新知|凤冠霞帔中的“霞帔”是什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2
新知|凤冠霞帔中的“霞帔”是什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