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鼓励和支持历史建筑及历史文化街区等合理利用和有序开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5-08 18:35

5月7日下午,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组织召开宣传贯彻《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动员部署大会。会议要求,要把老城区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遗迹、保存历史文脉统一起来,鼓励和支持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等合理利用和有序开放。鼓励遗产合理适度利用,引导平房区的居民通过申请式退租、房屋置换等方式改善居住条件。鼓励历史建筑活化利用,鼓励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发展多样化特色产业。加快编制传统村落保护规划,争取年底前完成44个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的全覆盖。

会议强调,贯彻落实《条例》,要深刻领会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丰富内涵,妥善处理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的关系,强化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要加强市区两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统筹、单位实施、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机制;要把老城区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遗迹、保存历史文脉统一起来,鼓励和支持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等合理利用和有序开放;要加强舆论宣传,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条例》宣贯活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名城保护的工作格局。

会议指出,在《条例》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整体保护、全域保护要求,突出对老城和三山五园地区重点保护,建立常态化的历史文化遗产登录制度,定期普查历史文化遗产、分类形成保护名录;完善保护规划编审流程。各区应先规划、后建设,历史文化遗产分布密集的地区,还应该先考古、后建设;鼓励遗产合理适度利用,引导平房区的居民通过申请式退租、房屋置换等方式改善居住条件。鼓励历史建筑活化利用,鼓励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发展多样化特色产业;强化制度保障。整合各类涉及名城保护的财政资金。开展传统工匠专业培训和职业技能认定。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相关课程。支持中小学校开展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相关的校外实践教育活动,增强社会公众的保护意识。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表示,要做好对历史建筑和其他具有保护价值的建筑修缮的技术指导,开展能工巧匠技能培训,推进传统工艺的保护与传承;市文物局表示,要以中轴线申遗带动老城整体保护。组织实施北京地区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专项调查。推进周口店、圆明园、琉璃河、金中都等重要遗址保护、展示、规划工作,继续配合名城保护开展考古工作;市农业农村局表示,加快编制传统村落保护规划,争取年底前完成44个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的全覆盖。到2022年底,各区要在不改变历史格局、街巷肌理和传统风貌的前提下,基本完成本区内传统村落的基础设施建设。

东城区表示,继续推动重点文物和历史建筑的腾退。研究做好历史建筑修缮技术指导、施工方案审查等工作。有序开展申请式退租和恢复性修建工作,切实改善历史街区和传统平房区居民的居住条件;西城区表示,进一步优化城市环境和风貌,稳步降低四个密度,持续推进中轴线申遗保护、文物建筑腾退修缮、历史建筑认定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平房院落保护更新,全面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和公共环境整治;海淀区表示,重点保护三山五园地区与老城的密切联系、山水形胜的整体格局、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绿地成片的生态基底、有机交融的文化景观及和谐优越的人居环境。继续推进三山五园地区村庄腾退,恢复大尺度绿化景观,建设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泽伟
编辑/毛羽

相关阅读
我国已认定历史建筑六点七二万处
人民日报 2024-08-26
广东拟立法加强保护管理:破坏历史文化名城风貌最高罚百万
广州日报 2024-05-28
江苏无锡出台新规助力历史文化街区消除火灾隐患
中国新闻网 2023-05-23
【光明时评】擦亮北京历史文化“金名片”
光明日报 2023-02-21
北京中轴线申遗驶入“快车道”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亮出“体检报告”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9-21
鼓励灵活利用 《北京市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管理办法(试行)》公开征求意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8-05
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及保护管理规划正在编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4-13
北京今年将全面开展历史建筑挂牌保护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2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