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层司法工作20年,在群众的眼里,18年党龄的老党员陈万秋是一个遇事往前冲、凡事都要“多一些”的好所长。用大伙儿的话来概括,就是“多跑了一些,多帮了一些,多想了一些,多干了一些”。
“调解工作一不嫌烦,二不喊累,不管老百姓对咱说什么,伸手还不打笑脸人呢,咱多跑几次腿,多登几次门,经常唠唠嗑,说透心里话,让老百姓出了心里怨气,咱找到矛盾症结,调解也就事半功倍了……”这是陈万秋在和所里的工作人员传授“调解经验”。
2017年,陈万秋任小汤山镇司法所所长,2020年任平安建设办公室副主任、2021年兼任镇经济发展办负责人。他曾荣获“昌平区红领巾教育奖章”,被聘请为“昌平区法治副校长”。小汤山镇司法所被评为 “北京市人民调解先进集体”、“昌平区优秀司法所”等荣誉称号,在昌平区司法行政系统评比中名列前茅。
多帮一些,能挽救一个家
小汤山镇社区矫正对象高峰时将近20人,目前保持在13人,全镇刑满释放人员在50人左右。
陈万秋带领司法所工作人员紧紧围绕“事要快办,心要清廉”的工作宗旨,认真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和刑满释放人员的安置帮教。
在张伟(化名)患病期间,陈万秋和矫正民警冯斌等工作人员对他给予帮助和关心
“如果没有陈所和矫正民警冯斌,我们这个家就散了……”张伟(化名)的母亲动情地说。她的儿子张伟因脑内出血后遗症假释出狱,依法在小汤山镇司法所进行社区矫正。
家中没有经济来源,脑出血等并发症治疗,张伟每天的治疗费用高达数千元。在了解情况后,陈万秋和工作人员积极寻找相关的帮扶政策依据,他们向小汤山镇社保所提出申请,在张伟出院后48小时之内为他补交上了社保。
“病情恢复得挺好,真心感谢陈所和司法所的工作人员。”除了内心的真挚,张伟的母亲要为小汤山镇司法所送上一面锦旗,却被陈万秋等人婉拒了,“别浪费钱,留着给张伟买点营养品”。
李红(化名),因未成年人校园霸凌被判缓刑,依法在小汤山镇司法所进行社区矫正。
父母失去了信心,一气之下与她断绝了往来,不让她住在家里。李红的思想、情绪极不稳定,经常一气之下离家出走。
“父母心里肯定是爱你的,给他们一段时间慢慢适应,你要做好自己。”“孩子年少不懂事,知错能改要给她机会”……陈万秋和司法所工作人员“双管齐下”,耐心劝导李红和他的父母,李红和矫正民警也建立起良好的沟通。
“如果不是陈所和冯斌那么执着地帮助我,我很可能会再次走上犯罪道路,是他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李红说。
小汤山镇司法所获得昌平区“优秀司法所”荣誉
在陈万秋的带领下,小汤山镇司法所坚持“监管有力度、教育有深度、帮扶有温度”,监管的社区矫正对象无脱管漏管情况,刑满释放人员也没有再次走上犯罪道路。
多做一些,把纠纷化解在村民家门口
几年前,小汤山镇土沟村因未来科学城建设整村拆迁,村民与未来科学城开发建设公司签订了拆迁补偿协议和定向安置房认购书。拆迁完成后,回迁房屋早已交付村民使用,但房屋不动产权证书一直未及时办理。
2019年,昌平区小汤山镇土沟村回迁村民,陆续接到办理不动产权证书的通知。但是,拆迁之后家庭内部有成员去世的家庭,在办证时却遇到了麻烦。
土沟村村民为表示感谢,特意送来锦旗,右二为陈万秋
“去年我的父亲去世了,我们有几个兄弟姐妹,家中的房屋产权的继承,需要重新分配。住建部门要求家庭成员必须重新达成协议或有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文书,才能办理不动产登记,”土沟村民王明(化名)告诉记者,“如果走法律诉讼的途径,办理这些手续需要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跑这些手续时间耗费不说,我们还都要上班,精力上也耗不起”。像王明这样因为人口数量发生变化的在土沟村有9户家庭,这9户家庭情况具有代表性,且申请人中不乏岁数较大的老年人。
土沟村村民为表示感谢,特意送来锦旗,陈万秋(中)
“房产证一直都拿不到,老百姓非常着急,”为了方便群众诉讼,尽快帮助回迁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在陈万秋等工作人员的多方协调下,仅用半天时间,这9件申请司法确认案件全部完成。
“在司法所的主持下,我们的回迁房屋份额的继承问题达成了人民调解协议,我们向天通苑法庭提交了司法确认申请书,就可以申请办理不动产权登记了。”王明高兴地说,“这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算是落了地。”
陈万秋(左三)和同事们在一起,韩小涛(右二)
“婚姻家庭纠纷、农民工讨薪、来京人员去世遗产继承、工作期间突发疾病的责任划分……,我们每天接触到的矛盾纠纷量实在是太大了”,小汤山镇司法所社工、专职人民调解员韩小涛告诉记者,“陈所长经常告诉我们再多做一些工作,咱们就能把矛盾化解开”。
小汤山镇司法所荣获“北京市人民调解先进集体”
仅2020年一年,小汤镇司法所加大民间纠纷的化解力度,共调解民间纠纷并达成书面人民调解协议72份,协助当事人办理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案件66件,小汤山镇司法所获得“北京市人民调解先进集体”荣誉。
多跑一些,圆满完成临时监管任务
2020年3月5日,新冠疫情进入战况最吃紧的时刻。
这一天,正在埋头处理工作的陈万秋,接到了区司法局社区矫正科的通知,要求小汤镇司法所对参加小汤山医院援建的社区矫正对象邢某,进行临时管理。
疫情期间,陈万秋(左二)和工作人员实地到小汤山医院工地走访
2月初,因疫情防控形势需要,北京市启动小汤山医院改建工程。邢某受公司指派于2月9日从安徽来京参加小汤山医院援建工程。
小汤山医院是北京市重点工程,对疫情防控至关重要。同时,小汤山医院也是疫情防控期间,社会舆论高度关注的焦点,援建工作不能出现任何闪失。
“接到通知以后,我们在第一时间前往小汤山医院建设工地对邢某进行了走访,”陈万秋说,“当时口罩都很紧张,更别提穿防护服了,那时候去医院,说实在话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一些紧张和害怕。”
疫情期间,陈万秋(右一)和工作人员实地到小汤山医院工地走访
随后,在对邢某临时列管的近20天里,陈万秋和工作人员实地去工地走访5次,多次利用电话、微信联系邢某,开展谈话教育,向他发送疫情防控知识。司法所通过多种方式随时掌握邢某的现实表现,防止发生脱漏管。
在小汤山医院已正式投入使用后,邢某完成援建任务、办理完项目交接和工程结算后,于 3月23日晚上10时左右乘坐列车平安离开北京返回原籍。
看到刑某传回来的火车票图片,陈万秋才松了一口气。至此,小汤山司法所圆满完成了对外省社区矫正对象邢某的临时监管任务。
多想了一些,能平安千万家
如何能确保辖区和谐稳定,切实将矛盾彻底化解在最基层?
沉稳、冷静的陈万秋经常陷入深深地思考。
陈万秋与同事们多方探索,“要从根上减少矛盾纠纷,就得让老百姓学法,知法才能守法,办事才会寻法,”陈万秋告诉记者。
在“吃透”了多部老百姓日常生活需要的法律法规以后,陈万秋和工作人员面向各个群体,开始创新实施“菜单式”法治宣传教育。
陈万秋在普法活动现场
仅2020年一年,小汤山镇司法所先后开展“助力农民工 法援在行动”、“法律援助 助力妇女维权”、“法援惠民生 关爱残疾人”、 “远离校园暴力,共建和谐校园”“青春船长 法治起航”等近百场主题普法宣传活动。
小汤山镇普法工作走进校园
“基层的工作量大,看到百姓那么着急,我们就想多帮帮”,陈万秋说,“没有太多的想法,就是想踏踏实实地多做点实事”。
长期的繁重的工作,身体都有吃不消的一天。2020年初,陈万秋动了一个手术,还没有痊愈,走路还一瘸一拐的他,就坚持来上班了。“我不愿意麻烦别人,就用公休假5天,连个周末把手术做了”。
陈万秋在普法活动现场
他的办公桌上堆满了厚厚的材料,“除了司法所的日常繁重工作,还肩负着镇经济发展办的工作,工业园区40余家企业的沟通协调、镇里疏整促工作的牵头汇总、每年政府合同审查把关200多份,还有一些手头上的工作都千头万绪……”, “80后”的陈万秋的头发上,已经很明显地可以看到一缕缕的白发。
常年在基层一线深耕厚植,18年党龄的老党员陈万秋,擅于站在群众的角度上思考,他真正懂得群众所想、明白群众所需,最终锻炼成为群众满意、党和政府放心的好干部。
文/北青社区报记者 郁蕾 图/受访者
编辑/张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