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栽面儿” 特斯拉更大的问题是“失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4-28 09:45 阅读量:13379

在2021年首场全球A级车展的第一天被车主现场维权,高管不合时宜的回应又引发权威媒体的声讨,对特斯拉来说确实是一件“栽面儿”的事。但是,无论是从维权事件的前后发展还是特斯拉的各种回应与表态来看,这家全球领先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在消费者面前面临着更大的问题:“失信”。

上海车展首日特斯拉被车主现场维权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高管回应被指傲慢

其实,在“车顶维权”发生之初,网络舆论更多是在看热闹,将这一车展的花絮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也有不少媒体批评维权车主所行过激,支持公安机关对其的处理。真正将公众注意力转移到对特斯拉不满的,恰恰是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的回应“不妥协”。

事发当天就予以回应,这次特斯拉的反应很快,但如此强硬的态度,激起了舆论的反弹。20日,央媒也发文评论特斯拉的回应:谁给了它“不妥协”的底气?评论在承认事实真相很难仓促定论的同时,重点批评了特斯拉高管的傲慢回应。评论认为,一家企业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但是作为一家“明星”企业,应该具备让消费者满意的产品和服务态度。如果消费者能顺畅维权,谁会冒险站在车顶维权?

中国加入WTO首席谈判代表、原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说过,贸易谈判是妥协的艺术。特斯拉的不妥协,也就关上了谈判的大门。

在“车顶维权”事件发生后,一名车企人士曾私下向北青-北京头条表示,来维权的车主此前一直与特斯拉就维权一事“交锋”不断,也有不少激烈行为。正常情况下,车企会有专门的人员负责与车主保持沟通,不会等到事态如此严重才想起组建所谓“专门小组”,更不会在车展现场被“突袭”。“特斯拉的应对太差了。”这名车企人士表示。

特斯拉在美国早就妥协过了

更令人心寒的是,在这次事件中摆出强硬面孔的特斯拉,其实在遭遇美国消费者的“维权”时,态度要灵活得多。“不妥协”的特斯拉,在美国早就妥协过了。

2018年5月,特斯拉以和解的形式了结了一桩针对其自动驾驶系统的集体诉讼。一部分在2016年到2017年购买了特斯拉自动驾驶系统升级的消费者指出,这一系统无法使用。作为和解协议的一部分,特斯拉同意向这些参与集体诉讼的消费者赔偿20美元到280美元。

同年,特斯拉还在美国以和解的形式了结了一桩针对Model S和Model X意外加速事件的集体诉讼。参与诉讼的7名车主中,有6人与特斯拉达成了和解,从而将这起集体诉讼案降格为单一诉讼。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年初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在调查后宣布,特斯拉并不存在意外加速的问题,之前收到的200多起事故多为操作失误所致。而促成NHTSA发起调查的特斯拉车主代表在事后也认可官方的调查结果。

换句话说,倘若当年官司打到底,特斯拉大概率会胜诉,当年却选择在占有优势的情况下与美国消费者和解。

可见,陶琳口中的“不妥协”,似乎只针对中国消费者。

数据公开后反遭质疑

傲慢的回应和内外有别的态度,很难让公众相信特斯拉解决问题的意愿,特斯拉也陷入了越抹越黑的境地,以至于“公开车辆数据”这样前所未有的举措,都未能自证清白。

“车顶维权”事件之后,特斯拉向监管部门提交了事故前的车辆数据。结果数据公开后,引来公众的密集质疑,其中除了一部分专业人士对数据进行分析,指出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之外,更多的声音集中在数据本身的真实性上,担心特斯拉有可能篡改数据,或者选择性地公布对自己有利的数据。

而特斯拉类似的数据也确实存在漏洞,就连公司CEO马斯克亲自出马也难服众。当地时间4月17日,一辆特斯拉在美国得州撞树起火导致2人丧生之后,马斯克20日在社交媒体上称,事故车辆没有打开自动驾驶系统。

马斯克在回复一名网友时写道:“……目前恢复的数据日志显示自动驾驶系统(Autopilot)没有被启动,而且这辆车没有购买全自动驾驶系统(FSD)。此外,标准自动驾驶系统需要车道线才能打开,而这条(事发)街道没有车道线。”

但这一解释很快遭到美国网友的质疑。另一名网友指出了马斯克对数据的解释并不完整,这名网友认为,马斯克所谓“数据显示自动驾驶未启动”,并未指明是事故发生瞬间的数据,还是发生前数秒的数据。

此外,针对马斯克“标准自动驾驶系统需要车道线才能打开”的解释,更有不止一名网友有视频“打脸”,贴出了自己的特斯拉在没有车道线的道路上依靠标准自动驾驶系统行驶的视频。

马斯克也在社交媒体上遭到了网友的质疑

可见,无论是在中国还是美国,特斯拉都不同程度面临着“失信”的危机。

在2020年财报中,特斯拉强调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在这个全球汽车市场萎缩的年份,特斯拉在华销售收入67亿美元,占全球收入的21%。比2019年增长一倍以上。业内人士指出,即便从资本逐利的角度出发,特斯拉也有必要安抚好中国消费者,以更坦承和更平等的态度与中国消费者沟通。因为米卢早就说过:“态度决定一切。”

文/北青-北京头条 杨铮

编辑/温冲

相关阅读
姗姗来迟的特斯拉Robotaxi 与马斯克画下的“饼”
第一财经 2024-10-13
姗姗来迟的特斯拉Robotaxi,与马斯克画下的“饼”
​第一财经 2024-10-11
特斯拉股东会:Optimus明年有望破千 2026年或实现大规模经济效益?纯无人驾驶将快速到来
财联社 2024-06-14
马斯克:即使我被外星人绑架,特斯拉也要解决自动驾驶问题
澎湃新闻 2024-04-24
传马斯克又遭美SEC调查,或夸大特斯拉自动驾驶能力
腾讯科技 2023-01-29
马斯克称特斯拉重心转向软件
新华社 2022-01-28
特斯拉布局超级计算机,野心是全自动驾驶
第一财经 2021-06-23
特斯拉真的取消了雷达,自动驾驶纯靠视觉
汽车商业评论 2021-05-2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