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里的土坯房搬出来,他现在过的好日子是啥样?
中国新闻网 2020-08-19 16:16

“以前在山里的时候住的是这种土坯房,吃水也困难,都是用毛驴驮水。种点地真是靠天吃不饱饭,收成还不够一家人的口粮。”村民李应川坐在新家客厅里,给记者展示着老照片,“现在住着110多平的大房子,水龙头一拧就能出自来水,这样的好日子以前咋能想到?”

今年61岁的李应川,曾是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记者采访他时,他已经住在生态移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甘肃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的新家,不仅有了宽敞整洁的小院,家电齐全的房间,还有了便捷卫生的用水设施。

甘肃古浪县是该省23个深度贫困县之一。李应川家祖祖辈辈生活在祁连山东段的古浪南部山区,这里自然条件恶劣,十年九不收,种地养不活一家人,他只能背井离乡外出打工。

“山上气候冷,不适宜搞种植,别说卖钱了,连种子钱都收不回来,” 李应川回忆起那段苦日子不胜唏嘘。“路也不好走,离我现在住的地方有40多公里,孩子上学,家人看病都很不方便。为了生活,我跑去新疆打工,在呼图壁给人家种葡萄,也赚不了多少钱。”

2018年,李应川一家响应黄花滩生态移民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号召,从古浪县横梁乡横梁村迁至富民新村。一排排整齐的住房、笔直宽阔的硬化道路、健身器材齐全的活动广场和就在家门口的学校,让他的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易地搬迁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实现贫困群众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途径。但是人搬过来了,钱怎么挣?

在富民新村,当地政府扶植发展了日光温室、养殖暖棚等产业,让传统农业逐步转向现代农业,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富民新村村委会主任张延堂介绍,“我们依据这里的自然资源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以精细果蔬种植为主的日光温室产业,以牛羊鸡鸽为主的暖棚养殖产业,以枸杞、梭梭接种肉苁蓉为主的沙地产业,从而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由粗放的传统种养方式向设施精细化种养转变”。

2019年下半年,李应川叫回了在外打工的小儿子,自己投资3万余元,一家人经营起一座日光温室大棚和一座养殖暖棚。“日光温室政府给我补贴了4.98万元,养殖暖棚补贴了2.8万,水电路这些都是村里统一配套,非常省心。我就跟着县产业办的农技老师学习种植辣椒、西红柿技术,还养了40多只羊,现在一个大棚的收入就能顶以前种10亩地。”

如今,李应川一家已经脱贫。在移民迁出的南部山区,通过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植被覆盖度由搬迁前的不足10%提高到目前的80%,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目前,富民新村累计建成日光温室422座,棚均收入均在2万元左右;累计建成养殖暖棚2199座,羊存栏2.58万只,牛存栏2000头。

谈及未来的打算,李应川说,“我今年就想办个合作社,扩大养殖规模。现在国家的政策这么向着我们老百姓,我要拉更多人参与进来,让富民新村的老百姓真正富起来。”

文/郭梦媛 魏建军 李亚龙

编辑/董伟

相关阅读
复兴号智能动车组长啥样?跟记者去一探究竟!
央视 2021-06-27
“黄花滩上的领路人”胡中山:带领乡亲走出大山谋出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5-28
古浪:从安居到乐业
人民网 2020-12-29
2000年前庞贝的“小吃摊”长啥样?菜单画给你看
中国新闻网 2020-12-28
蓬勃生长的美丽生活——陇原大地上的脱贫故事
新华社 2020-12-03
种菜、育苗、养羊:小院子里育出好日子
中国新闻网 2020-11-13
小康生活什么样?这里的答案是:天蓝水清药茶香
科技日报 2020-07-31
吃完还想吃 海拔4200米种出的车厘子到底有啥不一样
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2020-06-29
最新评论